東北網1月23日電 目前,私家車擁有量每年正以20?30%的速度增長,可是停車位不足車輛總數的1/3,免費停車場更是『一位難求』。如何破解哈市停車難的困局,民盟省委在本屆『兩會』中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現狀:7萬臺車沒地兒停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末,哈市市區內機動車數量已達到32萬臺,其中私有小型車輛17.1萬臺。哈市車輛動態流量監控統計顯示,夜間車輛有25%左右處於流動狀態,17.1萬臺私家車中有12.8萬臺需要夜間泊車。與這個數字對比的是交警部門的停車場普查數據,市區二環路以內標准停車場、小區配建車位、車庫、商業區地下停車場等停車位共有約6萬個。據此計算,有近7萬臺私家車沒有停車場可以停靠。
問題:路邊停靠增擁堵
因為車位短缺,致使部分車輛停靠在路邊,加重了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的矛盾,道路更加擁堵。此外,停車難的問題也反映了哈市停車業發展滯後,無法吸引和籌集停車場的建設資金。
地下停車費用過高,使場地空置,大量可利用的資源被白白浪費。現行的收費標准沒有留出利用經濟手段加速車輛流轉提高停車場利用率的餘地。
管理:缺少科學模式
在哈市,停車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還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的管理模式。雖然形形色色的停車公司和物業公司涉足停車行業,但有些公司只以贏利為目的,采取不科學、不負責任甚至是非法的手段來經營或建設停車場,造成停車行業的混亂。出現了小區內亂停亂放問題嚴重,已有的配建停車設施被挪作他用,已建成的專用停車場缺少標志引導,使用效率低下;以人工管理為主,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等現象。
對策:政府應乾預
為此,民盟省委建議,政府在市政管理中要承擔應負的責任。建議政府采取對停車市場乾預的方法,加快停車行業發展,通過合理地提高停車收費,制定停車設施建設的優惠政策加強對市場的引導。政府部門出臺適應當前形勢的建設、管理停車場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管理有法可依。
此外,用政策鼓勵民間投資,將停車場所的建設與經營管理交給民間團體或個人負責,以促進城市設施發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