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蘿北『新農合』成農民『護身符』
2008-01-25 15:00: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賀英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5日電(賀英 記者 高長利)『小病拖,大病扛,重病就硬挺』,這是農村多年來流傳的老話,說的是農民看病難的窘狀。但是,令人欣喜的是,這句老話在鶴崗市蘿北縣如今卻變成了『有病及時查,住院不用怕,合作醫療能保駕,健健康康好發家』。從2007年1月1日起,蘿北縣農村群眾每人每年繳納20元錢,就能報銷不同比例的醫藥費,享受醫療補助,越來越多的農民受益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農民的『健康保護傘』

  為了確保農民『參合利益』不打折扣,蘿北縣對縣直機構的門診、住院儀器檢查費和手術費一律優惠10%,對闌尾炎手術等單病種實行了最高限價,各定點醫療機構的藥品加價率都降低到了15%以下。這使廣大參合農民少花錢看好病,實現了『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方便了農民就診。

  在報銷方法上,蘿北縣采取設立個人帳戶與大病統籌相結合,低門檻起付的辦法,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䄞全部實行報銷『直通車』制度,出院即補償,在哪看病,在哪報銷,當天門診(出院)當天報銷。2007年,該縣共報銷醫藥費近102萬元,受益農民14470人次,其中門診補助13201人次,報銷醫藥費近45萬元,住院補助1269人次,報銷醫藥費57萬元,大額補助報銷醫藥費近20萬元。受益的農民都說,『新農合是我們的「健康保護傘」。』

  農民看病『公家』報

  『咱農民看病,「公家」給咱報銷,這心裡真有底啊!』朴實厚道的農民逄增軍逢人便說。

  逄增軍是蘿北縣金山村的農民,患有風濕性心髒病、二尖瓣狹窄伴關閉不全。1995年,曾進行二尖瓣置換術,花了兩萬多元錢,2007年3月,他的嘴脣經常青紫,呼吸困難,到縣醫院檢查後,轉診到佳木斯中心醫院進行第二次瓣膜置換術,住院花去了三萬多元,手術後,逄增軍的癥狀消失。回到家,看到家中的幾畝薄地和三萬多元的外債,他又犯起了愁。這時,縣新農合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將他住院費的報銷款8218元送到他的手中。逄增軍滿含熱淚的說:『這錢可解決我春耕的種子和化肥的大難題了,如果沒這錢,我借都借不著了,就得乾瞅著,這地也種不上了。』

  二十元錢『買』健康,值!

  團結鎮村民張紅雪,30多歲,在2006年底,工作人員動員她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時候,她還持有懷疑態度、不相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來本著試試看的態度交了20元錢,沒想到交上錢沒多久,就因心律失常到哈醫大住院治療,花了兩萬五千多元的醫藥費,出院後,本著試試看的態度她來到新農合辦公室,工作人員審核了相關手續後,給她報銷了6984.20元,張紅雪高興地說:『20元錢「買」健康,值!』

  農民的「護身符」

  團結鎮有一村民徐某,是當地有名的『老頑固』。在去年,不管工作人員怎麼動員他參合,他都堅決不參加,後來因病住院花了一萬多元,看到周圍參合的人都拿到的報銷款,他心裡癢了,就到鎮上的新農合協管辦說『軟話』,但因他沒參合,無法報銷。今年聽到信,他趕緊讓兒子到鎮上把照片和20元錢交上。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