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節能減排:關乎可持續發展的考驗
2008-01-28 10:08:1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彥 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07年12月23日,大慶龍鳳熱電廠高能耗燃油熱電裝置終結使命。高玉璽 於忠斌攝

  東北網1月28日電 當土地、礦藏這些不可再生資源連同水質、大氣、森林、能源供應等等頻頻閃現短缺或失衡信號時,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一個話題以前所未有的衝擊力闖入人們的視野——

  無度消耗引發危機重重

  說到漠視、破壞生態,無度消耗、浪費資源,省政協委員、東北林業大學校長楊傳平深有感觸。這位從事林業研究30餘年的專家介紹,黑龍江省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教訓。1952年~1992年,黑龍江省提供的商品材約佔全國總量的30%,1977年甚至超過了50%。過度開采的直接後果是資源危機和經濟危機。伴隨資源危機而來的,是精加工等替代性的產業沒有上去,林區職工年工資長期徘徊在數千元。過度砍伐的另一惡果體現為水土流失,『現在大興安嶺土層只有5厘米,一旦水土流失,林地就會徹底消逝。』楊傳平說:『黑龍江省有2000多公裡的界江,由於護堤不力,江水正在以每年2米左右的速度吞噬岸邊。』

  多年來一直奔走呼吁保護環境愛惜生命的省政協委員、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不無遺憾地回憶,過去哈爾濱的冬天非常純淨,天是藍的,空氣是透明的,地上的積雪是白的,可是現在呢,城市烏煙瘴氣,很少能夠看到湛藍清亮的天空。『空氣污染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時候了!我們的肺癌、肝癌等腫瘤的發病率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楊寶峰疾呼。

  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為寶

  『有序開發、高效利用、合理控制、加強環保』,代表委員對黑龍江省可持續發展給出答案。

  省人大代表、大慶煉化公司總經理李正光建議,『采用資源節約型的循環經濟模式。』省人大代表、雞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慧利說,雞西利用瓦斯發電,既作為能源利用同時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瓦斯發電已經用於企業生產,這樣也減少企業對國家電網的購買。煤矸石是頗令煤炭企業頭疼的事。劉慧利說,大量的煤矸石堆積如山,不僅佔地,而且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他們利用煤矸石發電、制磚,形成了新的產業,廢棄物在他們的手上變成了『真金白銀』。『環保應以企業為主』,劉慧利建議,減少企業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辦企業的宗旨。同時,國家應該加大投入,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型產業,發展循環經濟。應該有『廢棄物也是一種資源』的認識,充分開發利用廢棄物,變廢為寶。

  技術研發當下節能良策

  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被『兩會』代表委員當作眼下最具可操作性的措施。

  楊寶峰提出,要增加投入,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推廣實施一批節能減排改造工程。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落後產能、工業和設備。劉慧利建議國家對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給予政策支持,形成一種激勵機制。

  楊寶峰提到,我們有的企業在藥品生產過程中應用大量有害化學試劑,生成了許多有害物質。而?胺類物質是使人體中DNA變性的物質,直接危害人體健康。我們必須把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突出位置,努力以較小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支橕和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轉變方式資源傳承後世

  環境保護若落到實處,必須『切實制定環境保護方案,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減少污染物的產生。』代表委員認為。

  楊傳平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注意生態保護。要按照『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持續利用』的原則,科學合理的保護生態,走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改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和循環經濟,實現多層次增值,更要面向國內外市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較少的資源消耗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

  代表委員們說,我們在開發利用資源的同時,也肩負著將資源延續後世子孫的責任,這是黑龍江省發展進程中,面臨的一場全新的考驗。

  兩會焦點:天災頻發 黑龍江省急需做強農業『穩壓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