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應對競爭壓力 四名大學生的『非典型就業』(上)
2008-01-30 09:37: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天賦 徐明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30日電 這個寒假,對於許多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們來說,注定不會輕松。來自教育部的統計顯示,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550萬人,比去年增加50多萬。在沈重的就業壓力下,為謀取一個理想的職位,許多人不得不繼續奔波於用人單位之間辛苦自薦,或參加培訓、考證書,或是絞盡腦汁把簡歷修飾得更『打人』一些。

  近日,記者走訪了幾位已走向社會、成功就業的大學生,他們的求職經歷不同凡響,稱得上是一種『非典型就業』。希望這幾個小故事能給那些正處於困惑中的年輕人一些有益的啟示。——編者

  生活是第一位的賈丹:做乘務員挺好!

  『我讀到大學本科畢業,肯定不是為了當乘務員。但我要從乘務員做起!』面對記者,齊齊哈爾天成公路客運公司的乘務員賈丹,對自己的處境很坦然。

  近日,記者隨賈丹登上了從齊齊哈爾開往龍江縣的客車。

  車門一打開,一群乘客就登上了車,賈丹也開始忙碌起來。她提醒乘客到客運站買票。而一些乘客表示,不願下車買票,賈丹在車上幫乘客買票,找零,去檢票口檢票,來回五六次。

  9時35分,客車開動。賈丹為乘客播放音樂,幫著乘客安放物品。在行駛中,有交通稽查人員查車,賈丹把稽查人員提出的要求記下。在出城口,賈丹又去出城檢查站核對人數。車出城後,賈丹纔在座位上休息一會兒。

  中途又有乘客上車,賈丹引導乘客上車,安排座位,然後補票。11時20分,車即將開到龍江縣客運站,賈丹詳細向乘客介紹了相關長途車的班次和時間。下車後,發現有乘客暈車在車上嘔吐了,賈丹又趕緊打掃。

  大學畢業當乘務員委屈不委屈?『肯定有點委屈,但是無論什麼學歷,都得生活,都得找份工作養活自己!別人可能覺得大學畢業不應該去做乘務員,但是我的經歷告訴我,生活第一位!』

  賈丹1997年初中畢業,考高中差了幾分,去了技校,1999年賈丹到哈爾濱市的一家高爾夫球場打工。打工三年多,賈丹省吃儉用攢了3萬元錢,之後她辭了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回到家鄉上了一年高考補習班。2002年,只讀了一年高中的賈丹,分別考上成人本科和統招的專科,最後賈丹選擇上了統招的專科——雞西大學的國家貿易專業,用自己攢的錢交了學費。

  因為上的是專科,賈丹從上大學開始就立志要昇本科讀書。賈丹說從2001年開始,她就拼命學習,除了打工賺生活費以外,其他的時間幾乎都用來學習。2005年,賈丹專科畢業時,是全專業150多人中唯一昇本成功的,考上了齊齊哈爾大學國際貿易本科專業。

  因為所學專業在齊齊哈爾市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大學畢業後,賈丹的同學都去南方工作了,留在齊齊哈爾工作的男友鼓勵她專心考研,但賈丹覺得還是得自己養活自己。在人纔市場找工作時,正好碰到天成客運公司招乘務員,賈丹就應聘到這裡上班了。

  采訪過程中,賈丹接了個電話,並耐心地和對方說:『大學畢業也得從頭乾起啊,現在大學生那麼多,誰知道你行不行啊,乾好了,肯定不會總做乘務員的!』掛了電話後,賈丹告訴記者,電話那頭是她媽媽,又勸她改工作。賈丹無奈地告訴記者,媽媽對她的選擇很不高興。

  記者了解到,天成客運公司一共招聘了4名本專科畢業生做乘務員,經過幾個月的工作,無論乘客還是公司內部對這幾人的評價都很好,認為這幾名大學生善於與乘客溝通,並且經常能提出好的建議。而天成客運公司的董事長也告訴記者,他們招聘大學生做乘務員就是想讓他們從基層乾起,了解公司內部最基本的東西,如果表現好,會給他們更合適的位置,從目前表現看,這幾名大學生都不錯。

  點評

  據《2008中國社會藍皮書》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中有144萬人至今尚未找到工作。而實際上,對絕大多數畢業生來說,並非無業可就,而是心態未擺正。傳統的就業觀念讓他們走出校門後,寧可在家呆著,也不去乾所謂的粗活兒、累活兒。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大學生從事什麼工作都已經不足為奇。關鍵是,你把這份工作當成了一個起點,還是最終的歸宿?

  網上應聘脫穎而出 楊宇:去深圳當社工

  放假好幾天了,黑龍江工程學院校園裡非常寂靜。社會科學系社會工作專業大四學生楊宇,獨自在寢室裡忙碌著。他要盡快在哈爾濱市辦好港澳通行證,回家過了年,楊宇就要奔赴深圳市做一名社工了。他打算順便去香港感受社會工作氛圍。

  楊宇是1月18日通過互聯網視頻接受用人單位面試的。19日就得到了被深圳鵬星社會工作服務社聘用的消息,成為該社的正式員工。

  實踐中,感受到助人樂趣

  楊宇今年23歲,按他的說法,考入社工專業有些誤打誤撞。『因為第一志願分數不夠,被調劑到黑龍江工程學院社工專業了,剛上大學那陣我誤認為社工從事的是居委會婆婆媽媽的工作,後來我開始理解並愛上了這一專業,這正是用人單位十分看重的。』

  大二時期的社會實踐對楊宇觸動很大。當時他和同學們在農民工子女較多的哈爾濱市安治小學做義工,在學生當中組織成長小組,搞一些提昇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楊宇負責的小組有一個老家在湖北省農村的9歲女孩玲玲,玲玲的父母在哈爾濱市打零工,很內向,對城市生活、同班同學心存排斥,於是每次搞活動都特別關照、鼓勵玲玲參與。一個月後,玲玲開朗了不少,開始融入到伙伴當中,最後一次活動中竟大大方方地為大家唱起歌來。楊宇說:『從那以後,我對社工職業產生了一種自豪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人。』

  網上面試,找到了好工作

  社工師在南方已成為新興職業,並且待遇優厚。進入大四,楊宇就通過互聯網在深圳求職。今年1月初,網上的一則招聘啟事吸引了他的注意:深圳某知名社會工作服務社招聘社會工作人員。楊宇把自己的簡歷寄過去,1月17日晚,就接到電話通知,對方看中了他的社會實踐經歷,在千名應聘者中楊宇首輪初試勝出。次日網絡視頻面試時,面試官讓楊宇進行情景模擬:面試官扮演福利院14歲的女孩『婷婷』,她因暗戀同一福利院的男孩子『文文』不敢表白而感到苦悶,楊宇擔當社工人員,幫助『婷婷』擺脫不良情緒。楊宇首先開導『婷婷』不要陷入早戀的泥潭,但是『婷婷』執意要和『文文』好。作為社工,尊重案主是恪守的重要原則,楊宇尊重『婷婷』的選擇,啟發『婷婷』要向男孩表白,這樣纔能走出苦悶的陰影。之後面試官又安排了一些其他情節,楊宇在測試中的表現得到了認可。1月19日這家社工機構就表示已經聘用楊宇做社工師,春節後即可上崗培訓。待遇是月薪3000元。

  楊宇 記者邵國良攝

  楊宇說,社工是給他人以溫暖的職業,對自己的前途他充滿自信。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碩士、黑龍江工程學院社科系主任黃紅教授是楊宇的指導教師,她說,社工專業十分注重實踐能力和服務社會意識的培養,楊宇恰恰在面試中展現出自己的這種潛質。

  點評

  為了一份稱心的工作,許多大學生還未畢業便轉戰於各種各樣的人纔招聘會、供需見面會,心力交瘁,常常是失望而歸。一些人還為此贏得了『面霸』的稱號。而楊宇通過網上面試就一舉『中的』,有人認為是他的實踐能力強、面試技巧高明、或是機遇好,筆者覺得,這都是次要的,關鍵還是用人單位看到了他對自己從事的這項事業熱愛、執著與投入的精神。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品質,也是每一名大學生在擇業時最應該堅守的。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