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1日電 使用面積58平方米的新房只需15萬元,這樣便宜的新房會不會讓你動心?但這是沒有合法產權證的『小產權房』。近日,一些讀者向記者諮詢,目前建在城郊的『小產權房』銷售火爆,購買這種『小產權房』,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障?
23日10時許,記者在道裡區新發鎮看到,新發田園、新發家園、新發富園等許多住宅小區已經竣工,巨幅樓盤銷售廣告在道路兩側懸掛著。記者來到一住宅小區售房處,詢問這裡銷售的新房能不能辦理國家頒發的產權證,能否上市交易買賣。售樓小姐說,買房後只能發給新發鎮的『小產權證』,不能上市交易和買賣。一棟使用面積58平方米的新房只需15萬元。
據道裡區新發鎮企業辦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鎮已建成新發富園、新發家園、新發田園、金地小區、二場新春等8個住宅小區27棟樓,建築面積9萬餘平方米,入住率在50%,大部分是外地人和市區人購買。他說,該鎮『小產權房』在2006年起步,當年只建了3棟樓,大部分住宅樓是在2007年建成竣工的。目前國家對『小產權房』還沒有相關政策,這些『小產權房』沒有正規建設手續,不能辦理國家合法產權證。
據市建委等有關部門介紹,所謂『小產權房』,多是使用農村土地、無任何建設手續,打著舊村房屋改造幌子,非法開發建設的『黑工程』。據調查,除了道裡區新發鎮建成的『小產權房』樓群外,哈爾濱市香坊、南崗等區許多農村城郊非法建造的『小產權房』也相繼竣工。
據市建設項目聯合執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人士介紹,市規劃局、市紀檢監察局、市城管執法局等10家單位組成的市建設項目聯合執法工作小組,曾對私建『小產權房』進行調查。目前已查明,這些『小產權房』的土地性質屬於集體建設用地,大部分沒有佔用農民耕地,但這些樓房沒有經過規劃、土地等部門審批,沒有辦理『五證』。
據市建委建築市場監察大隊介紹,『小產權房』在國內各地以舊村改造的名義存在已久,因國家沒有『小產權房』建設相關法規,盡管不斷查封監察,但難以遏制『小產權房』不斷『超生』態勢。由於『小產權房』價格低廉,滿足了部分低收入群體的購房需要,所以受到了一些消費者的追捧。專家稱,這種『小產權房』擾亂了正常的房地產、土地市場秩序,造成了政府土地資源收益的流失。市民應慎買『小產權房』,『小產權房』無國家正規建設手續,無法得到法律保護,一旦出現問題,市民很難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