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風雪中 8天7夜返鄉路
2008-02-01 06:19:4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日電 題:風雪中 8天7夜返鄉路

  連日來,超百年一遇的冰凍雨雪天氣突襲南方10省市,鐵路大動脈經受了特大考驗。1月24日19時09分,正點從哈爾濱火車站始發的哈爾濱至廣州東T237/238次旅客列車,在雪阻晚點73個小時後,輾轉全國8個省市,途經25個停車站後,終於在昨天8時08分平安回家了。

  從哈爾濱至廣州,正常往返為73個多小時,而這趟列車的1790名旅客及司乘人員,從1月24日至31日,卻整整走了8天7夜、近150小時。在這場生命體能與毅力考驗的『極限之旅』中,在這場人類與自然災害的博弈、較量中,面對自然災害,司乘人員與旅客共渡難關;面對冰雪,旅客與司乘人員扶手前行,人性的光輝、人間的真情,被精彩濃縮,又被無限放大!

  『8天7夜呀,可算回家了!』昨天8時08分,當列車緩緩駛進哈站,列車長康平禁不住淚如雨下;相擁而抱的乘客們,看到自己的親人,更是無限釋懷……

  昨天凌晨1時,本報記者星夜兼程趕到長春火車站。5時55分,當記者從長春站登上即將返家的T237次列車,見到來自家鄉的本報記者,餐廳長張麗傑,旅客王譽茹、吳亮一把抱住記者,連連說:『太感謝、太感動了。』本報記者走近旅客、走近乘務員,全程追訪車組人員與1790名旅客共同抗擊大風雪的『歷史鏡頭』……

  沿途電力網架塌陷旅客生命線『告急』

  出發前,雖然按照客運段啟動的應急預案,為列車備足了比平時多一倍的儲備糧和飲用水。但是當1月26日凌晨1時39分,列車運行到湖南境內長沙至株洲間易家灣車站時,第一個難關出現了,而且比想象中要難得多。

  在站臺裡,只聽廣播一遍遍播報:『由於列車電力貫通線故障,所有旅客列車停止前行。』司乘人員只能通過當地工作人員了解情況:由於持續不斷的大雪把長沙境內電力網架壓塌,電力設備設施不能及時恢復供電,導致所有靠電力牽引的旅客列車紋絲不動。而這一停,就是13小時20分鍾。

  停車期間,車內已經吃了兩天的備用應急糧幾近用光,車上餐廳已經做不了大米飯,只能向旅客供應米粥。有的旅客自帶的食品也完全吃盡,列車面臨罕見的『無米之炊』,乘務員只好馬上聯系停靠站點,補充食品。

  當列車時斷時續運行到邵陵站,停車6小時,『無米之飲』問題再次凸顯。此時,車上餐料嚴重不足,列車長康平立即與沿線各車站聯系,要求車站協助采購餐料。由於雪災菜價上漲,當地白菜竟然達到了600元一袋,部分青菜估堆論價,每堆兒50元。

  1月28日16時,同樣由於停電,列車在韶關至郴州間樂昌站停車長達20小時50分。此時,隨著停車時間逐漸延長,旅客的情緒十分激動,水和糧食問題更為尖銳。車組人員多次到車站外的市場上聯系餐料,因需要量很大,靠近站臺的市場小,只有一家賣菜的,攤位上的菜量不夠,乘務員和餐車人員只能到站外肩扛手拖,運回了12袋青菜、大米和肉蛋類。看著司乘人員運回了糧食,旅客們纔放心地說:『有你們,我們就餓不著了!』

  對旅客來說,誰能知道為了這些生命之源,每一次司乘人員都是靠撿穿路邊人丟下的草鞋一步一步踏過冰雪地,艱難地運回來;站捨水井凍裂,不能機械補水,又是司乘人員將水一盆一盆端上列車。特別是當列車出現『斷飲』危機時,又是司乘人員本著『先可乘客吃好,自己再吃飽』的原則,幫助千名旅客共同渡過了難關。

  除了上廁所不敢動一步

  『在廣州,原地不動「窩」了30個小時,「囚牢」一樣的旅途太讓人痛苦了。』5號車廂旅客、家住南崗區的於先生道出了旅途之苦。26日,他早早來到廣州火車站,到乘上該趟列車前,他已經在廣州站滯留了兩天。

  於先生說,他到火車站是比較早的,在軟席候車室等待上車。但是,火車發車的時間早已過了,卻遲遲沒有等來檢票的消息,火車站提示屏上顯示的發車時間始終是『待定』,焦慮和恐慌第一次出現在了他的心頭。

  『原來想,火車也不過晚點幾個小時,在候車室除了上廁所不敢亂動一步,到處都是人。』1個小時過去了,沒有發車的消息;2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發車的消息。『泡方便面的水不等燒開就被人們排著隊接走,火車站氣溫異常冷,10℃左右的溫度讓很多人凍得發抖。』

  疲憊、焦慮、飢餓、寒冷考驗著每一個候車人。『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特別想大吼幾聲』,乘客們從興奮、激動到焦慮,20多個小時後,身邊等車的人只剩下了沈默和無助,『未知結果的無盡等待是最痛苦的折磨』。

  30多個小時後,終於等來了發車的消息,於先生恨不得一步飛回哈爾濱。

  真想找個站下車不走了

  劉先生離開哈爾濱到廣州30年,這次帶著兒子和家人回哈探親。人挨人、人擠人的車廂,有時恨不得讓他想隨便找個站下車,不走了。列車長時間在某一個地點等待,很多人無名地發火,煩躁的氣氛讓人們失眠,劉先生一天平均睡不到4小時,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崩潰了!

  為了安慰兒子,劉先生到硬座車廂用手機拍了很多照片,告訴兒子,雖然趕上了雪災,遭遇了痛苦,也給兒子上了一堂吃苦課。他說:『這是痛苦給我們帶來的意外收獲。』

  建QQ群名叫『T237』

  伴隨著這種同甘共苦的經歷,臥鋪3號車廂裡的110多名乘客彼此都成了朋友,也和乘務員成了摯友。來自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大學生王明飛看到列車員張萬濤不停地清掃垃圾,他主動上前幫忙;來自長春的秦麗娜嘔吐不止,乘務員陳大慶把自己的鋪位讓給她。臨下車,臥鋪3號車廂裡所有人提議建立一個QQ群,名字就叫『T237』,每個人記住這份特殊的經歷,記住這段真摯的友誼。

  發生在T237次列車的遭遇,沒人願意經歷;但發生在T237次列車的真情,卻沒人能忘記!

  眾乘客幫忙照顧孩子

  廣州中達電通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李鐵成在廣州工作10年了,今年第一次帶著5歲女兒來哈爾濱。直到1月28日凌晨3時登上T237次列車,他和孩子已在廣州火車站滯留了兩天,那時天還在下著大雪,孩子被凍得渾身發抖。

  上車後孩子開始發燒、咳嗽。這時同一個車廂的乘客紛紛拿出感冒藥、止咳藥給孩子吃,一些女乘客還幫李鐵成哄孩子,有的旅客還把自己的橘子、苹果給小女孩送來。李鐵成激動地說:『一路上沒有這些熱心乘客的幫助,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友情感動俄羅斯學生

  對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的維多利亞來說,在中國遭遇到的這場雪災讓她意外,但在災難中得到了那麼多中國好心人的熱情幫助,更讓她想不到。

  在遠東大學讀完漢語本科後,維多利亞就去了廣州。這次,她要從廣州到哈爾濱後,轉車回哈巴羅夫斯克。在廣州坐車時,她沒有帶太多食品,這些天,中國旅客不斷地把自己的方便面、面包送給她吃。她說:『中國乘客對我的關心,我會一輩子記在心裡,我很珍惜這份友情。』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