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尖子生』突然不想上學了 專家:多與孩子溝通
2008-02-01 10:30:2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金琦 劉鐵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日電 一名令人羡慕的省重點中學的『尖子生』突然休學不念了,整天狂躁,在家砸東西、上網打游戲,不願與人接觸……近日,很多『名校』學生的家長向記者吐露孩子患心理障礙的苦衷,擔心孩子未來的身心健康。據有關部門統計,20%以上的學生進入初中後就不快樂,出現不同程度的郁悶、緊張、焦慮等情緒。

  優秀孩子也能心理封閉

  隨著昇學壓力的加大,初三和高二的學生成為心理障礙高發人群。很多成績一直很優秀的孩子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下滑或同學、老師的一句話,便出現極度厭學狀態,去網吧、談朋友、離家出走或產生自殺傾向,嚴重者自我封閉、無法上學。很多家長自認為這是『慣出來的毛病』,殊不知孩子已出現心理及人格障礙。

  據哈爾濱奧林匹亞多元智慧開發研究中心專家蘆冬玲講,有些優秀學生被寵愛與包圍贊揚,他們大多把時間與精力花費在學習上,同齡人所應有的興趣愛好幾乎沒有,社會交往的能力也很弱,處於『至尊』的心理封閉狀態,一旦出現考試失利或得不到周圍人認同,其不良情緒無法合理宣泄,極易出現心理障礙。

  家庭教育不當是『病根』

  『病癥在孩子,病根在家庭。』蘆冬玲說,除了外界壓力大,家庭教育不當是導致孩子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一些家長往往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其興趣、溝通、情感等多元化發展能力的培養。其實,一個人的成功因素中,85%來自情商。還有一類家長,恨不得24小時都圍著孩子轉,出現問題時,家長出面擺平。長此以往使孩子喪失了對事物的判斷力和獨立處理能力,遇到挫折會出現偏執等極端情緒。

  記者在奧林匹亞多元智慧開發研究中心了解到,在此接受心理訓練的孩子呈現低齡化趨勢。很多小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度依賴父母、撒謊、語言刻板等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正,極易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心理偏差。

  急需建立心理救援機制

  據了解,國外中小學生定期到心理諮詢機構進行測試。而哈爾濱市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心理教育卻是空白,甚至礙於面子,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也不敢正視,以致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今年哈爾濱市將心理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建立專兼職雙軌並行的心理教師隊伍,增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同時,有關部門將組織社會心理諮詢機構進入中小學,了解孩子的真實心理狀態,進行心理障礙的預防與危機乾預,使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