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動遷戶一次性解決住房困難
2008-02-04 06:51: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仲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4日電 3日,哈爾濱市委召開聯席會議,專題聽取和部署棚戶區改造工作。會議確定,哈市將用3年時間拆遷棚戶區房屋建築面積約530萬平方米。2008年擬定拆遷200餘萬平方米,並一次性解決被拆遷居民的住房困難。

  哈市危房棚戶區改造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2000年至2006年,全市共完成危房棚戶區改造700萬平方米,平均每年完成約100萬平方米。經過多年努力,哈市的危房棚戶區改造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但隨著哈市城區規模不斷向周邊擴展,目前危房棚戶區呈現出了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危房的比例變小,基本都是基礎設施落後、居住環境差的棚戶區;二是靠近城市中心區的棚戶區基本都是零散的,絕大多數都是多年改造中遺留下來的硬骨頭地段;三是距離城市中心區較遠的棚戶區基本都是成片的,位於城鄉結合部,市政基礎設施嚴重落後,集體土地和城中村所佔比重較高。

  哈市新一輪棚戶區改造,將緊緊圍繞棚戶區內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比例較高的實際特點,以棚戶區改造為核心載體,把大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作為改造的一個主攻方向,通過棚戶區改造,集中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對棚戶區內符合政策條件的被拆遷居民就地落實政策,一次性解決住房困難。同時,實行全市統籌規劃設計、綜合配套建設,把棚戶區改造與建立住房保障體系、城建重點工程建設、城中村改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舊住宅區綜合整治、單位自有生活區改造、國企改制土地變現、舉辦大冬會和申辦冬奧會等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保證棚戶區改造工程對提昇城市承載力、環境效益和住房居住功能發揮積極促進作用。現在,哈市已確定了新一輪棚戶區改造的總體思路,力爭三年完成主城區內的棚戶區改造任務。總體工作目標是:從2008年起至2010年,利用3年時間拆遷棚戶區房屋建築面積約530萬平方米。2008年擬定拆遷200餘萬平方米,開發建設規模500萬平方米左右,預計總投資160億元。

  棚戶區改造的基本模式是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市區結合、以區為主,市場運作、保障優先』的原則,在全市統籌的基礎上,由區政府對本轄區內的棚戶區自行摸底認定、自定計劃目標,組織開發建設,自求平衡,市政府給予棚改項目拆遷啟動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並對各區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

  保障住房建設的基本模式是以棚戶區改造項目為載體,集中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通過實施棚戶區拆遷,由區政府按照規定的條件和標准,對符合廉租住房政策條件和經濟適用住房政策條件的被拆遷家庭進行調查摸底和資格審核,按照被拆遷居民需求,確定棚戶區改造具體項目中需要面向被拆遷居民銷售的經濟適用住房、配租的廉租住房以及安置的政策性回遷住房建設面積,在項目中予以配建,並在棚戶區改造項目規劃指標中明確。

  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杜宇新聽取了棚戶區改造工作匯報後指出,在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中要做到『六個結合』:一要做到棚戶區改造與城市整體規劃布局相結合,二要做到改造與改善相結合,三要做到棚戶區改造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相結合,四要做到棚戶區改造與歷史風貌保護相結合,五要做到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六要做到加快工程進度與堅持工程標准相結合。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強資金監管,為棚戶區改造工程提供保障;依法拆遷,和諧拆遷,保證拆遷補償安置順利實施;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保障低保戶的利益,合理對被拆遷的低保戶進行補償,對惟一住房的低保戶要盡量提供一些特殊的關照。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