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擬上市企業達30多家 龍江企業吹響上市『集結號』
2008-02-18 06:40: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 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8日電 近日,龍煤集團有望2008年在內地A股上市的消息傳開後,給沈睡了近6年的黑龍江企業上市進程吹響了渴望已久的『集結號』。省證監局有關人士表示,黑龍江省擬上市的企業目前已達30多家,進入輔導期的企業達20多家。今後,黑龍江省將力推多家企業在國內上市。

  近6年來,黑龍江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嚴重缺席』,不少龍江人為家鄉企業錯過資本市場最大的牛市而遺憾。省內有經濟學家認為,目前黑龍江省有實力的大型質優擬上市企業少,中小板、創業板企業儲備不足。只有盡快改變這一現狀,提昇企業主動融入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加強法制意識和誠信意識,纔能打通和構建起一條健康、高效的企業上市路徑。

  塌陷的龍江板塊

  據了解,從1993年到2002年,黑龍江共有33家公司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上市公司數量在當時國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一直保持中游靠前水平。然而從2002年華冠科技上市至今,就再也沒有新公司上市,而且原有的上市公司中,哈慈、佳紙、龍滌、科利華等8家企業先後黯然退市,實際上市公司萎縮到25家,不僅落後於遼寧和吉林,而且在全國排名已位於下游。而目前國內上市公司的數量由2002年的不足1100多家增加到1400多家,東南沿海的廣東、浙江和江蘇的上市公司數量正高比例向前增長,就連中西部大多數省份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呈向上攀昇的態勢,龍江板塊淪為一個塌陷區。

  省內一位證券研究人士說,近幾年來,黑龍江上市公司的質量差強人意,不少公司被冠以ST和?ST,公司每股收益排名靠後,被迫面臨以重組手段打破艱難的局面。如果剔除被外埠企業重組後注冊地留在龍江,而主營業務已金蟬脫殼的公司,黑龍江在全國的位次還要後移。讓人更懮心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由於經營欠佳而紛紛退市,卻沒有新增的上市公司作為補充。

  近6年來,黑龍江錯過和失去了幾次重大的機遇,包括從2005年1月中國證監會宣布恢復新股發行到2006年6月第一只中小板股票上市,從2005年底的1000點到2007年下半年6000多點的大行情,黑龍江都被擋在了新股發行的大門外。相比較,2003年吉林有3家新股成為增量上市公司。而2006年遼寧的『獐子島』成功登陸深圳中小企業板,成為中小板中東北公司的第一股。

  上市無門流走境外

  『近年來不少黑龍江企業在國內上市無門,紛紛流走境外市場。而民營中小企業則發展滯後,上市儲備資源嚴重不足。』黑龍江證監局有關人士說。

  據介紹,一些國有企業上市後的迅速衰落,也阻擋了後續企業上市的步伐。2002年後,黑龍江先後有幾家公司申請首發,都被證監會發審委『槍決』。此後,加上股改及新股停發等原因,黑龍江創造了近6年沒有新股在國內上市的歷史。

  省內一些民營企業看到在國內上市無門,開始把目光投向境外市場。2004年以來,省內有多家企業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地區上市,如大慶黑鳥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大慶日月星有限公司、大慶碧港淀粉有限公司和大慶銀螺乳業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漢維長垣高壓玻璃鋼管道有限公司在加拿大多倫多上市,最典型的是哈爾濱泰富電氣公司來到納斯達克。2007年3月8日,以『哈爾濱電氣』為公司名稱,以HRBN為交易代碼的泰富股票隨著納斯達克股票開盤開始正式交易。

  然而境外市場也並非一路坦途,在黑龍江有不少企業歷盡辛苦,也只在美國納斯達克的一個子市場(OCTBB)掛牌,真正融到資金的不多。

  缺席背後的差距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上市公司累計融資192.7億元,而黑龍江有許多上市公司是國企或央企,證券市場對黑龍江經濟的支持作用遠沒有發揮出來。從融資規模看,華電能源融資規模為22億元,其它只有哈藥集團、東方集團、北大荒集團等融資額在10億元以上,資源大省在借助資本市場發展上還有廣闊空間。

  黑龍江省民營經濟佔GDP總值的37.6%,與全國民營經濟平均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49.7%有很大差距,與發達省份70%—80%的比重差距更大,就是與東北其它省份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因此,黑龍江省民營經濟以及民營企業上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焦方義認為,與全國的大氣候相比,黑龍江省除了上市公司數量少,整體上看上市公司業績不佳外,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能力也不強,除『哈藥』、『哈飛』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外,再融資能力基本沒有發揮出來。這裡面有上市公司自身的原因,如經營業績下滑,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再融資條件等,也有宏觀經濟政策和大環境因素,當然也不能排除政府對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幫助扶持力度不夠的因素。同時,與全國市場,尤其是與發達地區市場相比,黑龍江還缺乏市場競爭力,法制意識、誠信意識仍需進一步加強。目前後備上市公司資源少。這種情況一方面反映了黑龍江省經濟欠發達,有實力的企業數量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府部門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和重視有一定的距離和差距,對有條件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缺少發現,沒有給予及時的、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創業板機遇不能再丟

  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者陳本栽說,今年將推出創業板市場,是黑龍江省優質中小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機遇。應借鑒外地做法,全面梳理中小企業儲備項目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上市資源培育工作計劃,采取分類培育、專人跟蹤的措施,將一批優強中小企業的銷售收入、淨利潤、主要產品市場潛力、成長性與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的內容納入考核體系,對上市報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跟蹤協調,使中小科技企業『辦事』進入綠色通道。

  他建議,應對全省或地區經濟發展中有重大影響、有發展前景的國有、民營和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全方位的企業規劃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建立企業集團,進行規范化的股份制改造。對具有互補優勢的企業、產品關聯的企業,通過改制改組將其優質資產和生產要素進行整合,構成有一定規模、能發揮龍頭作用的股份公司。政府也應制定出臺鼓勵企業上市的優惠政策。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