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9日電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市有關部門了解到,自2006年以來,哈市幾個區內鄉鎮相繼出現了在沒有辦理相關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就擅自開工建設的『小產權房』。面對越來越多的違章私建的『小產權房』,近期哈市有關部門出重拳,對規劃不允許的新建的『小產權房』開始強制拆除。但與此同時,記者也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哈市小產權房屋交易量規模較大,而且購買人絕大部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哈市有關部門調研顯示,2006年以來,受高額利益的驅使,哈市違章私建『小產權房』之勢愈演愈烈。僅在道裡區新發鎮區域內違章私建的『小產權房』就有22棟,建築面積達23.758萬平方米。
為遏止違法建設勢頭的蔓延,有效維護建設市場秩序,2007年哈市組成了由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等10個部門組成的建設項目聯合執法工作辦公室,對城鄉接合部的違法私建濫建行為進行整治。尤其是對近期哈爾濱市郊區、農村違章私建的『小產權房』進行了全面清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對當年10月份以後新開工的4個『小產權房』建設項目分別實施強拆和回填。
但與此同時,來自哈市建設項目聯合執法辦的調研顯示,目前哈市『小產權房』的交易量規模較大。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產權房』價格低廉,其價格一般只有同樣地理位置商品房價格的40%至60%。
據哈市有關執法部門的負責人介紹,過去『小產權房』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一般人不太容易接受。而近年來,隨著交通的發展、商品房價格的飆昇、二手房交易稅費的逐漸完善,『小產權房』的價格優勢就凸現出來。『小產權房』因沒有依法向國家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配套費和其它稅費,因而價格相比真正的商品房便宜很多,所以一部分因為房價高漲而無法釋放的住房需求就流向了『小產權房』。
面對越來越多的違章私建的『小產權房』,哈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哈市將對市區內類似違法強建的『小產權房』進行普查,集中組織認定,凡是規劃不允許的新建的『小產權房』全部將強制拆除;同時提醒消費者,『小產權房』不合法,切勿抱著僥幸心理去購買這些手續不全的房屋。
城管執法部門正在對私建濫建進行強拆。記者閆雪峰攝
相關鏈接
『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頒發,所以又叫『鄉產權房』。
2007年12月14日,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強調,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明確規定,農民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
與此同時,國土資源部重申,我國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所謂的『小產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