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6日電 25日,哈爾濱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和信息數據測繪工作在『馬家花園』正式啟動。本次普查范圍包括哈爾濱地域內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1000餘處。
上午,哈爾濱市文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來到『馬家花園』現場,對馬忠駿墓碑和遺存物品的地點進行了測繪,同時對這些物品進行了影像拍攝。隨後,工作人員來到香坊火車站,對這座百年建築進行了精確測繪。
據哈爾濱文物管理部門介紹,在普查的1000餘處文物單位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8處。普查以調查、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為重點,對哈爾濱市地域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的位置、數量、規模、價值等基本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對已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與核實,掌握不可移動文物的保存現狀、環境狀態、損毀原因;查清各類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屬和使用管理情況,最終建立完整的文物普查與登記檔案。
馬家花園
『馬家花園』位於東北農大和哈爾濱建成廠周邊地區,佔地約227.8萬平方米,是我國東北地區為數不多的私人園林之一,現僅遺留下生壙和墓碑。
一提『馬家花園』就會想起馬忠駿。馬忠駿清末曾任道臺加二品大員,1900年,沙俄侵略東北。盛京將軍增祺為穩定局勢,提出與俄和談,但和談使節卻無人應命。在此危難之際,馬忠駿以卑微職位挺身請命,前往旅順出使與俄交涉,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據理交涉,終於達成俄軍停止進攻、中方維持地方秩序的協議。民國時期,馬忠駿任黑龍江省鐵路交涉局總辦,東省特別區市政管理局局長。
因厭倦官場腐敗,馬忠駿於1925年辭去官職,『於距哈爾濱八裡的馬家屯置地千畝,自闢林園,蒔果菽蔬,為晚歲憩息之所』。他稱之為『遁園』,即眾所周知的『馬家花園』。日偽時期,馬忠駿拒不出任偽職,並為抗日武裝提供援助,曾遭日寇迫害。1956年任哈爾濱市政協委員,1957年去世。
香坊火車站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俄國籌建中東鐵路考察隊來到哈爾濱,先在田家燒鍋附近的大車店裡落腳,後以8000銀幣買下田家燒鍋大院,作為中東鐵路局駐地,工程師名叫希特洛夫斯基。同年,俄國首批鐵路工程技術人員抵達香坊,在香坊西修建了火車站,命名為『哈爾濱站』(今香坊火車站)。俄兵護路隊也在香坊安營紮寨,設立護路軍司令部,建築一座二層大樓,今稱『白毛將軍府』。此後,香坊成為俄軍佔領區。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2月,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後,俄商哈蓋邁耶爾·留傑爾曼來到香坊,在小北屯開設一處啤酒廠,稱『留傑爾曼啤酒廠』,使香坊有了外資企業,可以生產『洋酒』。香坊火車站建成後,商路暢通,買賣興隆,香坊日益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