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中山站昇起的國旗、南極巨石等『南極文物』免費看
2008-02-16 07:31: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麻靜 徐建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6日電 坐落在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內被國家海洋局命名的黑龍江省唯一極地科普教育基地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即日起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面對廣大青少年及市民進行科普宣傳。

  極地科普教育基地1000平米的展覽大廳裡,陳列著我國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的歷屆南北極科考隊收集的動植物標本、科考隊員生活用品、科考儀器設備和紀念品等2000餘件文物,其中包括我國長城站竣工慶典時使用的橫幅、中山站建成時使用的唯一的五星紅旗和我國第22次科考隊發現並運回的六噸重南極巨石等『南極文物』。

  首次南極科考慶典橫幅記憶艱辛

  黑龍江測繪局極地測繪中心主任吳文會告訴記者,中國第一座南極考察站長城站是1985年2月20日建成的,建成時舉行了隆重的昇國旗儀式。當時要求背景要有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慶典橫幅,由於事先沒有准備,隊員找來紅布,請一位會寫美術字的隊員寫上了『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成典禮』11個字(見圖)。儀式開始前,條幅被系在兩根測繪用的鋼管上,矗立在長城站的主樓前。據了解,該條幅長10米、寬80厘米,由於當天南極刮起7級大風,懸掛數小時後,條幅中間部分被撕破,足見當時氣候的惡劣,科考的艱辛。當天下午科考隊員小心取下橫幅並帶回國內,作為中國首次南極科考的永遠見證。

  中山站落成時使用的國旗鮮艷如初

  位於呼蘭利民開發區學院路上的極地科普教育基地最珍貴的藏品,當屬我國第二個南極科考站———中山站落成時使用過的國旗,盡管20年時光飛逝,但這面國旗依然鮮艷如初,右上角鋼筆書寫的『1989年2月26日,中山站落成使用』的字樣仍可清晰辨認。那一天,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山站建成,昇旗儀式後,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魏文良將國旗帶回國內,去年他代表國家海洋局將國旗正式贈送哈爾濱市,用於開展科普教育。

  6噸重南極巨石是雪原奇跡

  去年7月20日,魏文良將一塊重達6噸的南極巨石送到黑龍江測繪局,表彰哈爾濱市科考隊員作出的突出貢獻。此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南極石之一。

  據了解,這塊南極石是吳文會隨我國第22次南極科考隊在中山站進行數字化地圖航空攝影時,在靠近我國中山站附近的雪原上發現的。南極雪原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巨石呢?魏文良告訴記者:『這是冰山運動將其從很遠的地方帶來的,屬榴子花崗片麻岩,5億年前形成。』發現南極石很不容易,首先要用GPS進行定位,確定其經緯度,然後再仔細進行外觀觀察,並拍攝照片取證,進行采樣分析,以確定有無放射性物質。最後向相關國際組織提出申請,纔能運回國。

  記者仔細觀察發現,南極石呈黃褐色,部分表面有耀眼的光澤,其周身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孔洞,像盛開的紫荊花。據介紹,上面的孔洞是上億年洪荒風蝕雕琢出來的。

  據吳文會介紹,日前省科技館已與他們聯系,要在科技館闢出一個『極地廳』,將部分極地『文物』搬到廳內進行展覽。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