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 『以往企業提供月薪大多是比最低工資標准高出一點兒,今年高出了很多。』26日,在哈爾濱市道外區舉行的一場農民工專場招聘會中,絕大多數用人單位的月薪起點在800元至1000元。與去年幾乎同時期舉行的農民工專場招聘會相比,工資提高了二三百元,是近幾年普通農民工工資增幅最大的一年。
26日上午,道外職業介紹中心湧進了幾千求職者,中心副總經理趙冷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農民工出來找工作的時間提前了半個月,『父子檔』、『村友檔』、『兄弟檔』、『夫妻檔』大量出現。
招聘現場不僅求職者多,前來招聘的用人單位也比往年多了不少,提供了5000多個崗位。在招聘的崗位中,技工和特殊工種招聘數量不多,求職者也少,而大量崗位是不需要復雜技能的普工,或經過簡單培訓就可以上崗的工種,有些企業一次就招聘百人以上。
趙冷介紹,今年農民工招聘活動最大變化不是人多,而是用人單位給農民工的月薪大幅提高了。她說,以前多數企業是貼著哈爾濱市公布的最低工資標准線定薪水,比如哈爾濱市最低工資590元時,用人單位一般確定月薪為600元,最低工資標准650元時,用人單位提供的月薪就是650元。今年用人單位為普工提供的月薪底薪幾乎都在800元至1000元,在近幾年農民工招聘活動中,工資增幅最大,而且為外地求職者提供食宿。工資高了,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之間的合同簽的也順利了,1500多人現場就簽訂了用工合同。
趙冷說,工資增幅較大一方面反映了企業用人心切,另一方面也反映農民工工資的增幅有了『市場定位』。人力資源的工資調節應『隨行就市』,要想招聘到滿意的員工,並讓員工安心的工作,提高工資待遇是最直接的手段。『最低工資標准』不能成為企業壓低員工工資的理由,企業應根據效益來適當提高工人工資。今年的招聘活動,用人單位開始『擺正心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