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 近日,黑龍江省一些保險公司反映,來諮詢意外險的客戶多了起來,大多數人認為,南方雪災讓他們感覺到意外太容易發生了,希望能有一些這方面的保障。
新華人壽黑龍江省分公司培訓部講師吳宏志認為,從民生的角度來說,雪災看似天災,國家會啟動應急預案。但老百姓自己也應清楚,一旦發生意外,實際上保障越多,越對自己有利。對於每個人來說,關愛自身,主動了解一些險種,彌補國家一些關照不足的地方很必要。
在這次雪災中,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南京某木業公司廠房房頂因大雪積壓過厚需要清掃,結果職工韋某和杜某在清掃積雪的過程中從近8米高的屋頂摔落。韋某死亡,杜某重傷。由於該木業公司於去年為35名職工在新華人壽參保了《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和《團體意外傷害附加醫療保險》,韋某獲賠5萬元,杜某獲賠1萬元。
而同樣的意外結果卻大不相同。去年夏季某城市下了一場大雨,雨雖大卻沒形成災害。然而該市繁華的市中心廣場由於處於地下,大雨灌進了中心廣場附近的商場和快餐店等地方,造成幾十人死亡。也許很多人不會想到上趟銀行、去趟飯店會丟了性命。而更令人痛惜的是,幾十人當中大多數都沒有保險。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南方雪災,已有一百多人死亡,沒有保險的大有人在。
人保省分公司理賠管理部總經理王常東說,其實黑龍江省也是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個省份,破壞程度也很嚴重。但對有的災害比如雪災黑龍江省似乎習以為常、重視不夠,存在著可怕的麻痺思想。此外,在黑龍江省風災也時有發生,大興安嶺、黑河,佳木斯、雞西是兩大易發生風災的區域,每發生一次風災,帶來的高壓線塔倒塌等損失都在幾百萬元。近幾年,旱澇災害更是幾乎年年『光顧』。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農業人口佔比多,一旦發生災害,恢復生產、生活能力差。
省人保理賠管理部副總經理武兆宏說,公眾責任保險、校園方責任險和礦工責任險都涉及到群死群傷,應由企業參保。但是,個人最起碼要有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險,這樣的險種大都需要極少的錢。據了解新華人壽的全家福保險,每年只需100元錢,就將擁有總額高達64500元的家庭人身意外保障,一人投保,全家受益。
黑龍江省保險業有關專家稱,如果事前做好預防,很多災害事後救援投入會少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發達國家在災害後獲得的保險補償能達到30%左右,而我國還不到10%。
針對黑龍江省情況,人保省分公司理賠管理部總經理王常東說,對於災害頻發的省份來說,災前重視、防患於未然非常重要,黑龍江省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嘗試。黑龍江省保險業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爭取政策支持,指導陽光相互保險公司探索尋找墾區外農業險業務的發展模式並取得進展。協調省財政廳制定了《黑龍江省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預計省級財政用於政策農業保險補貼金額達到1500萬元。聯合省財政廳共同向財政部爭取將黑龍江省納入2008年農業險保費補貼試點范圍。聯合省畜牧局、財政廳共同落實了能繁母豬保險,與省安監局聯合推進了安全生產領域責行險。
王常東認為,比較適合黑龍江省廣大農民的財產險有:房屋綜合保險,每年只需要50元錢,一旦發生財產意外受損的情況,就可以得到基本補償。省政法委在綏化進行試點該險種,效果比較好。這個險種最大的特點是利於民生,並非贏利,宜在全省推廣。
黑龍江保監局有關負責人稱,黑龍江省保險業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還不能很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還存在一些影響發展的瓶頸問題。首要的一點就是發展的速度不夠快,去年黑龍江省年規模保費增長速度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和全省GDP增長速度。保險的覆蓋面不寬,保險功能和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尤其在關系民生領域的『三農』保險、責任保險、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等方面,保險的社會滲透率還不高。王常東則說,無論是種養兩業險還是其它農業保險,要想在黑龍江省這樣一個農業大省推廣好,最好采取『政府+農戶+保險』三者結合在一起的模式,否則很難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