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9日訊 黑龍江省4家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一周以來,觀眾人數劇增。此前,省博物館一天接待的人數僅為三四十人,而免費開放後,其日接待人數已達2000人。目前,省直四館尤其是省博物館面臨著空前的挑戰,急需采取措施疏導觀眾,以保證文物、公共設施和觀眾安全。免費開放,考驗著管理者,也在考驗著參觀者的文明素質。
四館一周湧進3萬人
據統計,免費開放一周來,省博物館接待了19000人,東北烈士紀念館接待6000人,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接待5000人,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接待了2000人。據了解,省博物館、省民族博物館、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館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北烈士紀念館館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保護建築安全性考慮,各博物館根據本身承載能力,限量發放參觀票,控制了參觀人數。但少數沒有領到票的參觀者不聽工作人員的解釋和勸阻,堅持要進入館參觀。
對策:省文化廳副廳長王珍珍表示,即日起,省直四館將實行每日參觀人數總量控制,省博物館、省民族博物館日參觀人數控制在1500人以內,東北烈士紀念館控制在1200人以內,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控制在200人以內。觀眾憑票參觀,如果當日票已發完,將發放次日或未來幾天的免費參觀票。
建築安全面臨考驗
據介紹,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館捨是1919年興建的私人住宅,設計之初的承載力只達到私人宅第的普通要求。原為莫斯科商場的省博物館是1908年的老建築,原為偽滿警察廳的東北烈士紀念館是1928年的建築,其樓梯、展廳的承載力均很有限。有時,某一個展廳同時接待上百人,觀眾聚集參觀的停留時間過長,影響到建築和文物安全。
對策:王珍珍表示,將在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顯著位置發布《公眾免費參觀須知》,公示免費開放管理辦法、領票辦法等內容,方便公眾了解和有序、文明參觀。
采取措施保護文物
為增加觀賞性和趣味性,博物館在陳列布展往往增加一些體量較大直接裸露在外面的展品,如古生物化石骨架、一些自然標本和大件展品等(有些甚至是一級文物),觀眾在參觀時,特別是未成年人,由於對文物保護知識缺乏了解,或出於好奇,隨意觸摸。此外,因為參觀人數過於集中,展廳空氣質量極度惡化,四館不得已采取開窗通風的辦法,但由此導致展廳內濕度和溫度產生變化,不能保持恆溫恆濕。
對策:有關部門表示,希望參觀者能聽從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引導,不觸摸文物,愛護文物。針對觀眾人數劇增,空氣質量下降,各博物館將盡快增設文物通風和恆溫恆濕設備,減少因觀眾人數劇增空氣混濁對文物造成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