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3月1日訊 2月29日,正月還未出,友誼農場第二管理區第六作業站的茫茫雪野上卻早已出現了一片科技備耕的忙碌景象,4臺帶著液壓耙的拖拉機正抓住凍融交替的時機抓緊耙雪整地。同時這一天,該站結束了水稻育秧園區的水稻扣棚工作,比往年提前了近20天。
正月十五一過,友誼農場的種植戶們便積極行動起來,清雪扣棚,選種購肥,檢修機車,耙雪整地。搶農時、重標准,依靠科技致富增收,已在眾多農戶中形成共識。
麥子是種在冰上收在火上的作物,關鍵是要搶播在高產期,實施標准化管理。雖然友誼農場的麥類地號去年都實現了達播狀態,但今春幾場連續的大雪給麥田整地帶來了一定困難。
為將大麥播在高產期,這個農場及時展開了耙雪散?作業,促雪早化。二區六站共種植麥類作物1800餘畝,針對今春回暖早,化凍快的特點,為創造乾土層、活土層、播種層,盡快給大麥播種創造條件,這個作業站以早動增主動,針對耕地條件,積雪厚度,機械設備等情況,積極組織機車耙雪整地,促雪早化以確保麥類作物全部播在高產期。
在二區二站記者看到,這個站除了積極進行耙雪散?外,還組織人工挖溝排水和利用抽水泵排除麥田低窪地塊的溶化積水,達到放水散?的目的,使麥地盡快達到播種狀態。
連日來,象第六、二作業站一樣,友誼農場其它管理區、作業站計劃種植麥類的地塊也陸續展開了耙雪散?作業,為麥類作物搶播在高產期爭得主動。由於政策好,市場糧價高,今春我市農民生產積極性進一步高漲,尤其發展水稻生產的熱情很高,備耕啟動早、進展快。為了提高育苗質量、培育壯秧,向標准化要效益,擁有水田面積40餘萬畝的友誼農場處處以『早』字當頭,做到備耕措施早出臺,資金早落實,物資早准備。大年剛過,水稻種植戶紛紛來到育秧棚地,清雪、篩床土、平地、扣棚。
『早扣棚,好處可多了,增地溫、育壯苗、育好苗、搶農時,樣樣都是增產的道兒。』目前,這個農場育秧大棚內的積雪全部清理乾淨,棚邊也清理出50厘米的扣膜臨界線,全場水稻扣棚工作已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