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訊 3日,沈寂了一個多月的校園重又沸騰起來,哈爾濱市百萬中小學生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生活。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對開學首日做了全景記錄———天沒亮就出門的村娃步行在通往中心校的村級公路上;喧鬧的市區裡,眾多私家車堵塞了校門前的馬路;流動商販在學校周邊販賣各種劣質商品……
開學第一天,我們把所見所聞呈現給大家,呼吁家長、學校及社會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學生專車期待規范
昨天是全市中小學校開學首日,新學期學生專車和村娃班車全部恢復通車。
昨天5時,記者在平房區361路村娃班車首發站陳家屯村看到,361路村娃班車已早早等在站點,但卻沒有乘客。記者一打聽纔知道,自從有了村娃班車,村裡的孩子享福多了,每天可以多睡半個多小時,不用再像以前那樣起大早趕車了。
6時20分,記者在香坊區安埠街看到,2路學生專車拉著20餘名背著大書包的孩子准時從站臺發車,直奔風華校和三中。該車隊長馮志偉介紹,新學期學生專車恢復通車後,部分學生還沒有坐專車,主要是一些學生還不清楚學生專車已調整線路;另外,在開學首日,許多家長特地送孩子乘坐出租車上學。
一些學生家長和學生專車司機向記者反映,目前部分學生專車沒有『學生專車』字樣的標志牌,許多乘客也紛紛擠上學生專車,給乘車的學生的安全帶來了隱患;還有一部分學生專車沒有配備安全員接送學生,學生在站臺上乘車時,沒有人來引導和維持上下車秩序。本報記者邢光華
少量送子車沒守規矩
昨天是哈爾濱市中小學新學期正式開學的第一天,市交警支隊在市區各小學校周邊設置警力疏導交通,確保學生上學交通安全,同時聯合市交通部門對接送學生的車輛進行核查。
昨天7時47分,在繼紅小學校門前,聯合檢查人員在檢查一臺黑AJ4936號接送學生的面包車時,該車駕駛人只能出示車輛行駛證和駕駛證,卻不能出示營運證和接送學生車輛的專用標志。駕駛人王和平說:『我什麼都有,都在(送子)公司呢,我沒帶。』該車被交通部門扣留並做進一步核查處理。
據聯合檢查人員介紹,在昨天的檢查中,在市區內幾乎沒有發現送子車違法營運的情況,但小部分送子車存在違規安裝車窗簾、棚燈安裝不規范、不按規定放置專用標志等情況,均被檢查人員當場責令整改。
交警部門表示,開學伊始,還將聯合交通部門通過路檢路查和巡邏檢查等多種形式,加大打擊非法營運送子黑車的力度,確保學生上學、放學的交通安全。李進勝
流動商販包圍校園
學校開學,校園周邊車輛違章停放、無證商販兜售三無食品等各類違章行為頻繁發生。香坊區執法局昨天起開展了為期百日的『整治城市違章,共建靚麗校園』的專項行動,僅一天,即處罰佔壓人行步道板車輛47臺,取締校園周邊販賣文具、不潔食物的無證商販130餘人次。
昨天8時20分,記者隨同執法人員巡視到香坊區中山路風華中學門前,發現三臺面包車懸掛著醒目的送子公司的宣傳條幅停在校門前,送學生到校的家長只好在車行道行走。執法人員對佔道停車的司機分別處以200元的罰款,並責令其立即撤消非法懸掛的條幅。
在第6中學門前,執法人員對兜售三無產品的7名商販進行了取締,佔道經營的工具予以了依法扣押。呂雷吳怡本報記者魏瑩
寒風中步行40分鍾上學
昨天5時許,記者趕往位於賓縣的賓西鎮中心小學采訪。路上不時能見到背著書包的學生正趕往學校。寒風中,孩子們把頭縮進衣領裡,雙手插在兜裡,嘴邊的哈氣化成了一團白霧。
5時50分,記者來到賓西鎮中心小學校,此時學校大門還沒有打開,兩名提前來到學校的男孩臉蛋凍得通紅,正跺著腳驅趕寒意。兩個孩子告訴記者,他們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家裡沒有人,他們是步行了將近40分鍾纔來到學校的。過了一會兒,越來越多的學生趕到了學校,有的步行,有的騎自行車,還有些是乘坐機動三輪車(當地人稱為『港轎子』)來的。記者看到,其中一輛機動三輪車停下後,從裡面跳出了四五名小學生。
據賓西鎮中心小學校劉校長介紹,目前,該校共有900多名學生。其中很多學生住在鎮子周邊的屯子裡,距離學校比較遠。學生家長基本都是打工族,每天起得很早。父母上班後,家中沒人,孩子在家不放心,就讓孩子早早來學校了。學校本來規定到校的最早時間不能超過7點鍾,但很多孩子在此之前就來到了學校,怕孩子們在外面凍著,學校只好早早開門。由於學校周圍沒有公交線路,家中經濟條件好一些的孩子一般都乘坐機動三輪車上學,通常都是幾個學生合乘一輛車。這種機動三輪車大多是無正規手續的『黑車』,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據賓縣有關部門介紹,去年一年全縣共發生港田車交通事故20多起,傷亡數十人。
劉校長說,為了孩子的安全,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在學生上學比較集中的路段開設公交車線路,或者開設有正規營運手續的送子車,有條件的話,設立寄宿制學校,進一步緩解農村地區學生上學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