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接生了一個重10斤4兩的巨大新生兒,這是該院迄今為止正常孕婦分娩的新生兒中最大的一個。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產前營養門診了解到,由於孕婦過分進補,現在新生兒體重超標的越來越多,對孕婦進行營養評估的數據顯示,由於吃的不合理,九成孕婦營養元素搭配不合理,一半以上孕婦飲食超標卻又『營養不良』。
巨大兒易患腦癱
市民張女士從懷孕後就開始無節制的進補,身高只有158厘米的她產前體重增加了25公斤,由於胎兒過大,近日張女士不得不進行剖腹產,胎兒重10斤4兩,屬於巨大兒。經醫生檢查,雖然孩子目前身體各器官健康,但由於過胖,出生僅5個小時後,孩子下肢內側皮膚就出現了自體摩擦損傷,醫護人員不得不為其涂擦油劑,分離皮膚接觸點,防止醃漬和皮疹的發生。
據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桂欣主任介紹,近兩年,孕婦趨於肥胖,出生體重在8斤以上的新生兒越來越多。孕婦過於肥胖,不僅會增加孕婦糖尿病、高血壓等合並癥的發病幾率,同時也增加了難產的風險。此外,胎兒過大並不代表身體『壯』,巨大兒在生產中容易缺氧,其心髒、腎的負荷過重,出生後易出現低血糖,造成腦細胞發育受損,嚴重者會導致腦癱。
三餐攝取量需3:4:3
產前營養門診對孕婦進行營養評估的數據顯示,一半以上孕婦飲食超標,營養元素搭配不合理問題普遍存在。
桂欣主任分析,造成孕婦飲食超標卻又『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孕婦在飲食上存在很多誤區。許多孕婦三餐供能安排不合理,調查發現,孕婦普遍是早晨不達標,中午吃不好,晚上吃過多,這種飲食方式不能按時為身體供給足夠能量,晚上吃太多,只會令脂肪超標,加重內髒消化的負擔。每日三餐最好的能量攝取方式是早餐攝取能量佔全天的30%以上,午餐佔40%以下,晚餐佔30%左右。除了主食外,孕婦還可在兩餐間吃一些水果、堅果、糖量少的點心等作為間食。
飲食需『全而雜』
吃得多,並不能代表不會出現『營養不良』,記者在評估數據上看到,由於飲食超量,很多孕婦的體重超標,孕婦對人體賴以生存的三大元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取情況較好,尤其是脂肪、蛋白質攝入量過多,但鐵、鋅、鈣、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卻普遍缺乏。
從營養來源上看,孕婦食譜過於單一,米面細糧吃得過多,粗糧粗纖維食物吃得少,對於補鈣的食品,孕婦只偏愛牛奶等乳制品,但卻忽視了含鈣量十分高的豆類產品。桂欣主任認為,骨頭湯補鈣的作用並不大,為了保證孕婦的營養需要,孕婦應該多吃豆類、谷類、水產品、以及紫菜、香菇等顏色深的蔬菜,多吃一些植物油等含不飽和脂肪酸的物質,對胎兒的腦部發育有好處。但飲食要節制,含脂肪、糖量太高的食品孕婦要適量,牛奶每日飲用500克、雞蛋2至3個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