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 2月20日,黑龍江日報刊發《媽媽,我好想見到你!》一文,文中提到,18年前,出生在七臺河的7歲少年侯天明走失流浪,後在河北省保定一農家當養子,如今,已結婚生子且已改名為佟洪洲的他想通過本報找尋失散親人的事情。文章刊發後,引起了讀者的關注,近百位讀者給記者打來電話,有提供線索的,也有對侯天明表示關心的。記者進行了一番尋找,但沒有結果。
按照讀者提供的線索,記者對侯天明的母親進行了進一步尋找,1日,勃利縣讀者張煥成向記者介紹,根據報道的描述,『侯天明』表叔家所在地極有可能是勃利縣化肥廠一帶,其表叔家人很有可能是在縣礦工作,當時『侯天明』可能是就讀於勃利縣城西小學。依據張煥成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電話聯系和走訪了勃利縣城西街道、城西小學、城西派出所、勃利縣煤炭工業管理局以及縣礦留守處等單位。
在勃利縣城西小學,學校的老教師們都不記得當年曾走失過學生,排除了侯天明曾在該校就讀的可能。在勃利縣城西派出所,民警幫助記者從網上調出了全七臺河常住人口信息,並將名叫『劉秀英』的信息查詢結果打印出來,交給記者。民警表示,可以從查詢結果中篩選有價值的信息,進一步查找。如果需要他們還將繼續提供幫助。
勃利縣的線索斷了,記者又到侯天明可能生活過的七臺河市新興區查找,在七臺河新興區新立派出所,民警很熱情,並協助記者查閱了他們所保存的1988年至1989年河南街、新立街常住登記戶口檔案。在近百餘份的檔案中,沒有找到『侯天明』母親劉秀英的戶口遷出記錄。戶警郭秋紅說,她將聯系一些在這裡工作的老民警,向他們詢問一下,如有線索,會與記者及時聯系。同時,她還講了這樣一個情況,就是有的人雖然住在這裡,戶口卻可能在別的區。
離開新立派出所,帶著希望記者又來到了新興礦勞保科。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查找了1986年至1989年的工亡記錄,沒有發現『侯天明』父親侯光榮的名字。
隨後,記者又聯系了七臺河新興區新立、新建兩大礦,但兩礦勞保科給記者的結果都是:查無此人。
5日,記者撥通了佟洪洲的電話,把尋找的情況告訴他,並說有很多人在關心他。雖然沒有太多的好消息,但他仍很激動。電話中佟洪洲說,這幾天做夢都是和媽媽、姐姐在一起,只不過記不清她們長什麼模樣了,真想回老家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