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高翔代表:黑龍江農信社的歷史包袱該甩一甩了
2008-03-08 19:28: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曹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北京3月8日訊 (記者 曹曦)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黑龍江農信社在50多年的發展中形成的巨大歷史包袱,直接影響了支農作用的發揮。我認為,在資金及政策方面應該予以傾斜,該幫他們甩一甩包袱了。』全國人大代表高翔在審議發言時說。

全國人大代表高翔在工作

     作為金融支農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以來,經營實力有所增強,對全省高產穩產作出了重大貢獻,從2005年到2007年三年累計純投放農業貸款655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由於農信社支持的是弱勢產業,點多面廣、額小分散的放貸特點決定了農信社經營的高成本、低效益。

     高翔代表建議:一要在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政策上給予適當傾斜,建議2008年對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增加支農再貸款40億元。黑龍江省為農業大省,憑借農村信用社現有的資金實力已經很難滿足『三農』的全方位需求,每年的支農資金缺口都在100億元左右,主要依靠人民銀行再貸款和同業存款解決。2008年支農再貸款最高限額僅為56.85億元,很難滿足我省的農業資金需求。爭取同業存款難度加大,成本增加,這對自負盈虧的農村信用社來說,勢必導致貸款利率提高,從而加重農民負擔。

     二要給予農信社持續的支持政策,解決農信社剩餘的歷史包袱。鑒於農村信用社現有的歷史包袱主要是由於政策性因素導致的,應該從考慮農信社持續支持三農、培植財源、與其他金融機構平等競爭的角度,在原有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對農信社給予後續的政策持續,使農信社逐步走上規范持續發展的軌道。高翔說,要繼續給予農村信用社專項央行票據資金支持。按照2002年末農村信用社賬面資不抵債額解決另外50%,包括貸款形態不實的在正常貸款科目隱含的29億多元不良貸款。要繼續延長稅收減免政策的期限。鑒於目前我省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仍然沈重,特別是為了解決國家遺留的城市信用社問題,又接收了72家高風險的誠信社,加大了農信社的經營風險,建議國家在現有稅收減免政策的基礎上,將稅收減免期限再延期五年,即延期至2014年,幫助農村信用社盡快消化掉虧損掛賬等歷史包袱。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