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1日訊 醫療保險是深受百姓歡迎的德政工程。針對目前醫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黑龍江省的全國政協委員馬立群、姜洪池、李文志在會上建議,應在能力建設、財政投入、法制建設、完善政策等四方面下功夫,以擴大醫保覆蓋面,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實惠。
能力建設
醫學院校開辦醫保專業
問題:目前,醫療保險機構的經辦能力和醫療保險事業的快速發展極不適應,各地經辦機構普遍缺編制、缺經費、設備支橕能力不強,已成為制約『擴面』的瓶頸。此外,由於監管無力,定點醫院、藥店騙取醫保基金的現象時有發生,基金流失十分嚴重,有的統籌地區已經出現赤字運行。
建議:各級政府應根據擴面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經辦機構的人員編制。例如,參保人數與經辦人員之比的最低限度應為10000:1,較合理的比例應為10000:1.5,縣級經辦機構應設置最低編制,確保全額、按時撥付工資和辦公經費;在醫學院校開辦『醫保專業』,培養懂醫保、懂醫學、懂法律、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纔,可先行引進醫療審核稽查和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專業人纔,審核稽查人員配備比例較合理應為30000:1,計算機和軟件開發人纔配備比例應為100000:1;加大經辦機構的管理能力建設,尤其要加大監管力度,避免醫保基金的『跑、冒、滴、漏』,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財政投入
建立『利益引導機制』
問題:由於實行屬地管理,醫療保險的覆蓋面、保障層次和保障水平受地方經濟實力的約束性很強,不同區域間存在著較大差異,不利於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建議:各級政府應像推進『新農合』制度那樣,建立擴面的『利益引導機制』,重點解決無業居民、醫保無著落的原企業大齡、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中央財政應加大對公用事業的財政投入力度,特別是大部分城鎮居民由於沒有經濟來源,無力參保,是最需要保障的人群,對這部分人群可以通過轉移支付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推進擴大醫保覆蓋面的資金缺口予以補助。
法制建設
應制定國家級醫療保險法規
問題:與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相比,醫療保險缺乏國家層面的立法。目前,最高層級的只有《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其餘的多為地方性法規或地方行政性文件,隨意性大、穩定性弱、統一性差,社會影響和行為約束力弱,不利於醫療保險制度的健康發展。
建議:國家應盡快制定一套體系完整並與相關法律相整合、銜接的醫療保險法規,以增強醫療保險制度的嚴肅性,為順利推進擴大醫保覆蓋面提供法律保障。
完善政策
重點扶持老、弱、困
問題:目前,醫療保險還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如現行政策多為分塊設計,針對性較強,但靈活性不夠,不同層次間無法相互接轉;縣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管理失控;城市無業居民醫療保障出現制度真空等。
建議:對醫療保障制度做進一步完善。對不同人群醫療保障問題做出制度安排,重點解決老、弱、困對象,體現長效性;堅持政策相對統一性,國家出原則,地方結合實際貫徹實施,加大政策調控力度,盡量避免保障水平差距過大;建立開放式、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實現不同統籌區域參保人員醫保關系可自由流動,各層次間能相互接轉;提高統籌層次,可先實行市級統籌,以大數法則化解基金風險,保證統籌地區內的參保人員待遇公平;建立自上而下的、長效的醫療救助、惠民醫療服務制度,為醫療保險制度做出有效補充。(本網北京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