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3月12日訊 圍繞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金融改革與發展方向,黑龍江省的政協委員就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獻計獻策。
多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關鍵詞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人士稱,正在醞釀今年推出產業投資基金。初步設想是,產業投資基金的最低設立門檻是100億元,可以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6000多家機構投資者發行。他表示,產業投資基金是對未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主要吸收非政府資金。
全國政協委員劉迎霞說,從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看,隨著發行審核條件的放寬,真正制約債券發行的市場環境因素日益突出,需要有關部門攜手培育好的市場發行環境,包括合理的債券投資者管理制度、良好的信用評級制度、發債主體增信制度(包括擔保發行和資產抵押發行)、信息披露制度和債權人保護制度(破產還債機制等)。從直接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看,涉及到試點總體方案和管理制度的盡快出臺,監管部門對金融類機構投資者投資產業基金的管理審核辦法等諸多制度性問題。
首先,有關監管機構應放寬對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限制。應該允許保險機構在自主判斷風險的前提下,投資信用級別較高的無擔保企業債券;允許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參股投資直接股權投資基金。
其次,有關監管部門應完善對商業銀行擔保行為的規范。一是在收費水平、競爭手段、風險控制等方面做一些規定;二是允許商業銀行自主決策為主體信用評級AA級以上的企業發債提供擔保。
第三,債券發行管理部門應該組織券商、評級機構、發行體等,共同探索債券品種的創新,按照市場化的要求,發展完全基於信用評級和信息披露基礎上的無擔保債券、資產抵押擔保債券、項目收益債券等債券品種,拓寬發行渠道,使債券融資可以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服務,為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服務。
第四,應該更加重視直接股權投資基金等直接融資產品的發展。目前產業投資基金試點的規模和速度,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應該加快試點步伐,不斷擴大試點規模,允許民營基金管理公司參與試點並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在試點基礎上盡快形成規范透明的管理制度。
第五、應該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是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實施退出的重要平臺。在目前深圳、上海交易所市場外,應加快發展創業板市場、場外交易市場、各類產權交易市場,為資本的高效流通提供無縫連接的資本市場。
統籌監管推進金融混業發展
關鍵詞
狹義上的『混業經營』是指商業銀行經營保險、證券等金融業務。廣義上的理解是指銀行除經營保險、證券等金融業務外,還持有非金融公司的股份。
金融混業有兩層含義,金融業務的混合、交叉經營即業務的混業,典型的如德國的全能銀行制;金融控股權的混業,即在金融控股公司裡有多少金融控股權的混合。金融控股公司就是這種模式。我國學者主張的『混業經營』指的是第二層含義,即金融控股權的混業。
本次政協會上,黑龍江省的全國政協委員張紅力提出『推進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提案。
張紅力向記者介紹說,隨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機構進入了中國。截至2007年10月末,銀監會已經批准21家外資銀行將其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法人銀行,其資產總額達到890億美元。這些外資銀行大多是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其全方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無疑對國內金融機構構成了挑戰。因此,推進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機構混業經營模式,全面提昇國內金融體系的整體競爭實力,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普遍共識。
張紅力建議,應推進國內金融機構混業經營。他說,盡管中國金融業目前實行分業經營,條塊分割,短期內實現金融混業經營面臨諸多挑戰,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為金融混業經營創造條件,提高中國金融機構整體競爭實力,包括推進金融機構的股權多元化,積極推進金融機構股份化改制和上市融資等方面實現多元化,鼓勵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從事跨行業投資、經營和並購,允許民營資本和外資更多對國內金融機構進行相互投資參股;鼓勵發展金融控股公司;建立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
此外,張紅力認為,要實現混業經營制度,應將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由一個機構統一監管。而建立統籌的一體化監管體制已成為國際趨勢。他說,雖然在短期內,將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合並成為一個機構,進行金融混業統籌監管還不現實,但作為一個過渡性的辦法,建議由國務院出面,建立一個部際協調機構,對三部門的日常監管進行統籌安排。協調機構應吸納經濟界、金融界、法律界和相關業界、學術界及行業協會的代表,逐步探索和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溝通、政策協調和責權平衡機制。同時,加強對混業監管人纔的培養,豐富監管的手段,提高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