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多打井廣蓄水 大慶市農田水利設施保障能力增強
2008-03-12 10:21:1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葉雲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2日訊 幾年來,大慶市不斷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實施以抗旱保收田為重點的水源設施建設,農業基礎設施水平不斷提高。

  據大慶市副市長田鳳春介紹,雖然本市農田水利設施基礎好,但今年的備春耕生產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旱情比較嚴重。從四縣五區調查看,由於去年大慶市秋冬兩季降水量偏少,土壤含水量低,地表裸露,春旱已成定局。從土壤含水量的測試結果看,全市0~30公分土壤含水量為30%,土壤表?、底?嚴重不足,抗春旱、保春種的任務十分艱巨。二是水田渴水形勢嚴重。據肇源縣水文資料顯示,2007年10月31日松花江中心水位站水位為121.97m,比上年同期水位低0.83m,比多年平均水位低0.48m,若再下降30cm,泵站提水將十分困難。

  針對今年春耕生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全市農業相關部門都非常重視,積極運作,重點工作還是加大抗旱水源建設,他們從以下幾方面提前做好今年抗旱准備工作:

  抓好水田浮船抽水泵站建造。計劃新建水田浮船抽水泵站6座(肇源2座、杜蒙4座),項目總投資490萬元,其中市政府投資245萬元,兩項共解決水田渴水面積16萬畝。購置導水泵78臺,投資140萬元。目前,6座浮船泵站的船體焊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導水水泵定購任務已經完成,其餘工程預計3月下旬前全部完工。為節省投資,縮短工期,肇源縣選擇十冬臘月施工,采取直接在冰上焊接、組裝、制造浮船,到2月底,新站、薄荷臺兩處浮船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兩江開江後,一旦一級抽水提不上來,就可以起用浮船實施導水,確保兩灌區7萬畝水田正常生產用水需求。

  抓好蓄水工作。大慶市已於2007年秋冬季對全市小型蓄水工程進行了全面蓄水,蓄水總量達到7850萬方(其中肇源縣蓄水0.4億方)。但這些蓄水量多數在10月至封凍前搶蓄完成的,經過冬季滲漏及蒸發,尚不能滿足區域內春季農業用水需求。因此,下步工作中,他們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一是搶進度抓好2008年小型集蓄水工程建設。今年計劃新建小型集蓄水工程27處,工程建成後可新增蓄水能力0.18億方,目前已完成6處,其餘21處工程計劃4月10日前全部完成。二是開江後抓好搶蓄桃花水工作。提前做好搶蓄桃花水各項准備工作,力爭春種前將所有塘壩、坑泡、蓄水池等蓄滿、蓄足,再新增蓄水6076萬方,使蓄水總量達到1.39億方,基本滿足蓄水工程范圍內坐水種及水田泡田插秧問題。

  抓好今年抗旱保收田工程建設。2008年全市計劃新建抗旱保收田面積103.12萬畝,其中旱田噴灌面積93.64萬畝,棚室滴灌0.7781萬畝,新增和改善水田8.7萬畝。項目建設涉及到61個鄉鎮(場)、730個自然屯。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打井2388眼,利用原井734眼,配套噴灌及提水設備3122臺套,配套發電機組150套,動力配電447處。工程預算總投資1.28億元。目前,各縣(區)共完成新打井任務1590眼,佔計劃任務的66%,其餘新打井任務4月10日全部完成,5月份之前項目全部竣工,實現項目『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的目標。

  抓好大田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建設。2008年規劃新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面積23.2257萬畝,總需資金5485萬元,共涉及67個鄉鎮(場)、408個行政村、1342個自然屯。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以原有水源井供水工程為主,新補充必要的水源井工程,對每一處膜下滴灌工程進行首部安裝,主、支管線和滴灌管的鋪設,滴灌設備的配套建設。目前,已完成了企業招商工作。共確定6家企業到大慶落戶生產。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該工程已按計劃全部落實到具體村屯、農戶和地塊,並且逐個地塊繪制完成了項目建設草圖。通過召開生產企業與建設單位見面會,完成了項目啟動階段的全面對接。同時,縣(區)及群眾自籌資金目前已基本到位。

  與此同時,他們還努力抓好水田灌區及抗旱設備檢修工作。2008年全市現有大中型水田灌區17處(肇源9處、林甸3處、杜爾伯特5處),水田導水泵站46座,節水抗旱設備11266套。目前,各水田灌區、導水泵站及節水抗旱設備已經全部檢修完成,並達到合閘出水狀態。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