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東北網3月12日訊 :6日,記者一行從齊齊哈爾市區出發,驅車趕往250多公裡外的甘南縣查哈陽鄉燈塔村,該村毗鄰內蒙古的莫力達瓦旗、阿榮旗兩市,是莫力達瓦旗金長城與甘南縣金長城的分界點。
燈塔村水文站邊堡
6日,記者和專家向甘南縣查哈陽鄉燈塔村出發。1個多小時後,記者一行抵達甘南縣。曾多次前往燈塔村水文站邊堡考察的齊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長辛健說,查哈陽鄉是距離甘南縣最遠的鄉,單程125公裡,到達查哈陽鄉後還需行駛13公裡纔能到燈塔村。又經過一個多小時,記者一行抵達查哈陽鄉。在距離燈塔村水文站邊堡6公裡的地方,記者下車後,腳踩彎曲土道,向邊堡進發。
記者看到,燈塔村水文站邊堡依諾敏河右岸而建,邊堡東側距諾敏河也就150多米,其北面距金長城也就500多米,水文站邊堡的南面是一個小村子,叫小烏科屯,這個村子的名字也是由達斡爾語『烏爾科』,音譯為『長城』而得名的。
記者繞邊堡踏查發現,邊堡南面低一些,北面高一些,整個邊堡呈坡形。南牆已被破壞,一個牛欄捨的東捨牆將南城牆橫向去了一半。記者觀察到,邊堡城門被全部破壞,已分辨不清外形,城內距南城牆裡側三四十米處是三幢水文站員工家屬住宅,住宅與南城牆之間是一條4米寬的土路橫貫東西。據辛健介紹,城堡東、北、西三面牆保存完整,城牆均為夯築。邊堡呈正方形,每邊長165米,牆高3米,基座寬12米,東、北、西三面有護壕,平均深度0.6米,寬3米。
長城腳下的牧羊老漢
順著燈塔村水文站邊堡步行6公裡,記者腳下的金長城向燈塔村和內蒙古阿榮旗方向延伸。記者發現,甘南境內的金長城距長城主牆30多米的地方,植有四排邊堡林(防護林)。記者順著齊市社科院孫文政副研究員手指的方向看去,這段金長城共有三層,主牆、第一道和第二道附牆。主牆在甘南縣境內,而兩道附牆則在內蒙古境內。
慢慢地記者走到了燈塔村與阿榮旗育和村金長城通道口,這裡有一個30多米寬的大口子,兩地村民正是通過該通道互通有無,並聯姻。
日落時分,燈塔村方向一個牧羊老漢趕著群山羊,朝金長城方向緩緩走來。走近時,記者發現牧羊老漢手中拎只狐狸,身旁跟著一只牧羊犬。牧羊老漢姓陳,家住內蒙古阿榮旗育和村,已在那裡生活了49年。10年前就在這裡放牧,每天一大早都會趕著羊經界壕(指金長城)上的通道口來到燈塔村放牧。陳老漢說,這個狐狸是他放羊時撿的,狐狸皮能賣80多塊錢呢。他每天都在這個時間趕羊回家吃飯。記者遐想,蒙古鐵騎都無法攻破的金長城,沒想到800多年後,他們的子孫卻能悠然地生活在金長城兩邊。
走在燈塔村街上,記者發現過去農村家家房前的『電視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有線電視。還有10多家率先買了電腦上了網。
查哈陽古城屯兵重地
甘南縣查哈陽大型戍邊古城位於查哈陽正北,緊鄰燈塔村,相距50米,東面是查哈陽村,原名大屯。站在古城牆上記者放眼望去,城內土地已被村民開墾成了耕地,走在土壟上,記者彎腰就能撿到一塊塊碎碗片和碎陶片。據辛健介紹,經考古挖掘,發現城中多殘青磚、殘布紋瓦、陶片以灰陶為多,曾有金代六耳軍鍋出土,現藏在省博物館。
日偽時期修鑿的大型水利工程——渠道的總乾渠從古城南流過,相距300米。記者站在查哈陽鎮北總乾渠上的大橋上,查哈陽古城的全貌盡收眼底。古城呈長方形,南北城牆長於東西城牆,古城東、北、西三面城牆保存完整,南城牆瓮門西側有三幢民房對城牆破壞較大,房屋後牆便是用城牆替代的,能有20米長城牆變成房屋後牆,大約2米高。辛健說,查哈陽古城南北城牆各長440米,東西城牆各長250米,城牆中開瓮城門。四面城牆設馬面6座,城外一道護壕,最深處1米。
車行駛在村村通公路上,在阿倫河大橋上記者下車,南邊為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順著河堤步行1公裡,我們抵達阿倫河古城城牆下。記者看到,音河鎮阿倫河古城的東城牆已經被洪水徹底地衝垮,無法恢復原貌,現在城內已經變成了果園。北城牆被河水吃掉了100多米,古城東北角的廣大面積也被河水吃掉。
唯一的外御小型邊堡
說起邊堡,就不能不提甘南縣宏建鄉平安村外御體系唯一一座築在外面的小型邊堡,在當時它的戰略意義非同小可,如同一門山頂大炮虎視四周。記者一行幾經輾轉,鞋上沾滿了泥巴,在距離小邊堡百餘米之處發現,它築在音河河套南岸海拔320米的山上。在小邊堡上面,能俯矙音河流域10公裡范圍內的山山水水。
記者發現,外御小型邊堡南牆外緣被挖了2處4米多長的深溝,以前流浪人在這裡搭起窩棚居住。其餘城牆保存完好。從斷層上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城為夾板夯築,夯層能有15厘米。對於夾板夯築這種建築工藝,孫文政解釋:那時的建築工匠挖溝將兩塊板子平行放下後,裡面堆起一層夯土,用夯土的石墩壓實後,再堆一層。
辛建說,這座外御小型邊堡距音河200米,音河河口防洪建築就在外御小型邊堡下。小型邊堡呈正方形,每面牆長70米,牆高2米。東牆沒有馬面,北西南每面牆設有2座馬面,四角設角樓。
據了解,這座外御小邊堡具有很特殊的地方:它是唯一一座築在外面的小型邊堡;邊堡開東門,設城中城;城內出土過青磚,灰色、黃褐色布紋瓦;城中有井,位於西南方向,記者看到,這口井現在已經封死,只留下1米深小坑。
由於天色已晚,道路崎嶇難走,辛健指引回甘南縣的道路,第一站踏查告一段落。記者7日將對齊北公路通往呼倫貝爾盟的這段金長城進行實地踏查。
兩旗之間為當日踏查路線。李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