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3月19日電 黑龍江省省內首家『國際醫療救助綠色通道』系統今天正式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二院)啟動,俄羅斯患者伊琳娜成為首位受益人。該通道的建立為外國患者到黑龍江求診治病提供了便利快捷平臺。
據悉,3月4日,哈醫大二院為挽救患有侵襲性腦垂體瘤的一位稀有血型的俄羅斯重患,曾首次嘗試啟動『國際醫療救助綠色通道』,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緊急求助Rh型陰性血,在全社會的關愛和眷顧下,為挽救外籍老人的生命貢獻了哈爾濱人的力量。俄羅斯老人於3月12日已經成功接受了手術的治療,目前患者已經基本痊愈。這位患者成為該院成立『國際醫療救助綠色通道』的首位受益人。
近年來,隨著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對外交流合作發展迅速,哈醫大二院患者群也發生了變化,外籍患者不斷增加,據統計近兩年共為來自俄羅斯、朝鮮、日本、韓國、阿根廷等國家100餘名外籍患者進行接診治療,這些外籍患者多在腦外科、普外科、呼吸科、消化內科和整形美容等科進行治療,僅腦外科兩個病房每年接待俄羅斯患者近30名。
『國際醫療救助綠色通道』的急診流程是哈醫大二院急診科醫生根據哈爾濱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的報告,了解患者病情進行分診,可使病人直接送入醫院病房,大大縮短了院內急救會診時間,改變了原來的急救醫療模式。同時醫院還出臺新措施,正式成立了國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的行政保障組,主要負責指揮協調各科室對外籍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時負責規范監督國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的各項工作流程,醫院還專門成立『國際醫療救助綠色通道』專家小組,具體負責醫療救治工作,設置規范的工作紀律,保持暢通的通訊聯系,隨時需要隨時就到患者身邊。
作為一家有著悠久歷史的三級甲等大型醫院,哈醫大二院在對國際友人進行醫療救治方面有多年來積累的基礎。曾被衛生部任命為『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多次承擔大型國際會議和國際體育比賽的醫療保健任務受到各界好評。十幾年來,哈醫大二院一直秉承『雙語教學』、『雙語查房』的教學模式和臨床管理程序的優良傳統,為外籍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在醫療技術上,醫院形成了科室有特色、人纔有專長的局面,使患者診病可以『對號入座』,尋醫目標更加明確,極大提高了診斷准確率和治療的有效率,為外籍患者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證。同時,在護理上,為了尊重外籍患者的民族習慣,針對不同國家的生活習慣,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護理;在就醫環境上,無論醫院床位如何緊張也要保證為外籍患者提供優雅、舒適的單間環境。在診療費用方面,對待外籍患者,醫院不另設收費標准,讓他們享受與中國公民一樣的交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