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訊 題:冰雪『花』開眾 獨秀如何爭——專家學者建言我省冰雪文化產業建設之發展篇
記者 印蕾
![]() |
首屆全國大學生冰雕比賽上,大學生選手在制作冰雕作品。加強冰雪的人纔培養,我省的冰雪文化產業發展纔有後勁。 |
歷經四十餘年的開拓與創新,我省的冰雪文化產業目前已發展成為集冰雪藝術、冰雪經貿、冰雪體育、冰雪娛樂、冰雪旅游於一體的靚麗品牌,揚名海內外,推動了全國以至世界的冰雪文化發展。
3月18日,由省藝術研究所、省藝術學會聯合主辦的黑龍江冰雪文化產業發展理論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雖已冰銷雪融,這些冰雪活動的實踐者、管理者、研究者卻將目光再次聚焦冰雪。走出冬季的冰情雪韻,他們以文化自覺的姿態對冰雪文化活動進行理性思考。
如何在冰雪文化產業百舸爭流的大潮中參與競爭,如何在冰雪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勇於創新,如何促進我省的冰雪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面對越來越熱的冰雪文化產業話題,他們客觀的分析,冷靜的思考。
【現場】談及我省冰雪文化產業如何向縱深發展,與會的各位冰雪活動的實踐者、管理者、研究者暢所欲言,出良策、獻良計。而冰雪人纔的培養、冰雪藝術博物館的建設、冰雪旅游產品的開發成了與會人員討論的熱點。
【觀點】加強人纔培養,發展纔有後勁
工作在高校的黑龍江大學教授高雲雷、哈爾濱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林學偉都對我省冰雪人纔的匱乏不無懮慮。我國的冰雪雕塑藝術教育還處於剛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再就國內的冰雪雕塑藝術隊伍構成而言,冰雪雕塑藝術家只佔少數,佔主要比例的是一些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冰雪雕塑技工,以及一些相關的周邊人士。許多冰雪雕塑人員雖然從業多年,但從未接受過正規的美術專業訓練,因為文化基礎和藝術基礎的缺乏,其作品還停留在一味的對冰雪雕塑技術上的追求上,其藝術性和思想性及感官性都比較薄弱,目前冰雪雕塑藝術應用型人纔水平有待培養與提高。而通過冰雪雕課程的開設與實踐,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藝術修養,還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造型能力,鍛煉其意志。健全冰雪雕塑教育理論體系,培養冰雪雕塑人纔,使人纔的培養更具針對性與應用性。在大中專院校培養冰雪雕塑人纔也是適應當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的重點,從而更廣泛的發掘冰雪雕塑人纔,更好地促進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經濟的發展。
【觀點】建設冰雪藝術博物館,文化纔能傳承
工作在黑龍江省圖書館的研究人員寧燕妮等認為,冰雪作為重要的資源,如何對其充分利用來發展經濟,弘揚冰雪文化是一項科學,也是一項戰略。建設冰雪藝術博物館是文化傳承的最有效途徑。在收集世界各國的冰雪文化素材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民間收集途徑和社會征集方式,將與冰雪相關的不同載體統統納入收集范圍。如圖片、圖像、紀念章、票證、光盤等一些與冰雪相關的各種載體,與冰雪相關的實物,如哈爾濱最早的簡易冰腳滑子、冰刀,冰爬犁、冰?等等,都可作為收集的范圍。經整理、分類、研究、交換等方式,建立國際冰雪文化資料館,還可供參觀、學習、交流使用。
【觀點】加大旅游產品開發,冰雪魅力纔可傳播
來自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的研究人員胡春丹等認為,旅游紀念品作為旅游產品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給予重視。旅游紀念品不僅可以增加旅游收入,而且可以達到良好的宣傳促銷效果。在旅游業中,文化和經濟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用文化來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中體現文化,是旅游業發展的健康蓬勃之路,因此在進行冰雪旅游產品的開發時還要注意對文化的深度開發,促進文化和經濟交流。冰雪旅游產品的開發應注重其系列產品的創新設計,這樣纔能延長冰雪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材料科學的進步,可以開發利用一些在感官上類似於冰雪的白色晶體進行冰雪紀念品的創作,以填補我省旅游市場缺乏特色紀念品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