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訊 春天,勞動力市場人潮湧動,眾多求職者希望靠吃苦耐勞的資本,在這裡尋找新生活、新夢想。記者跟隨幾位求職者經歷感受勞動力市場的酸甜苦辣。
搶不過年輕人的無奈
12日9時許,道裡區撫順街一處自發零散工市場
『老板,要普工嗎?』從通河來的李國奎已經在勞動力市場門口等候十幾天了,這樣的話他不知問了多少遍。記者發現,人群中像李國奎這樣年過45歲的人不在少數。這些天,老李也到物流公司、涂料廠和門窗加工廠等企業去『試工』,但都沒有合適的。『我年紀大了,又沒有文化和技術,只能乾體力活,可勞動時間太長,我又吃不消。』老李酸酸地說:『現在的年輕人也想挑點輕松活做,總跟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的搶活乾。』老李蹲在門口,一看到有人來招工就衝上去問,結果都是無果而返。
記者手記:老李的無奈,來自企業對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據市人力資源市場姜有志科長介紹,目前失業、待業人員找工作以普工為主。在龐大的求職群體中,40歲以上的佔求職者的50%以上,70%的人學歷在高中以下,技工不足求職者的10%。求職者至少有70%以上沒有一技之長。
『我有技術不用愁』
12日13時,道外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
在密密麻麻貼滿招聘信息的牆上,姜師傅正在白紙黑字中找工作,因為他對已有的工作狀況不太滿意,懷揣電工證,他想為自己找份更好的工作。姜師傅說:『前兩天,一家散熱器修造廠答應錄用我,但是活兒太累。我有證書、有經驗,不怕找不到好工作,想多比較比較再定。』下午1時,姜師傅看到一家維修廠的招聘信息,廠子的規模和待遇他都很滿意,跨上自行車,姜師傅趕赴這家維修廠去了。
記者手記:手上有兩把刷子,還怕找不到工!這是姜師傅的潛臺詞。
據道外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經理趙冷介紹,該中心有近3000個機械加工類技工崗位常年虛席以待,其中,優秀的車鉗銑刨技工的工資達到4000元以上。
找工作為的是學技術
15日14時,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
22歲的袁秀秀對接待人員說:『我就想找個有實力的大企業,能學技術的地方,哪怕苦點累點,一開始工資少點都沒關系。』
秀秀對記者說,她的姐姐已經在哈市一家大型食品企業工作半年了,公司三險全交,包吃包住,還能學到數控操作技術,她羡慕極了,也想去這樣的企業邊工作邊學技術,秀秀對未來滿懷憧憬。
記者手記: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姜科長介紹,現在,絕大多數的年輕待業者找工作時更注重能學到一技之長的機會,有時候並不是十分計較試用期的待遇,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關注企業的發展潛力,這些表明,年輕人找工作已經表現出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