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宣傳主題為『控制結核,人人有責』。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由於流動人口增加等因素,結核病仍在不經意間侵害著人們的健康,而對於結核病的常識以及預防知識,市民更是了解甚少。對於結核病,專業人士發出了這樣的呼吁:結核病不再只是患者個體的問題,它應該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據統計,近三年中,哈爾濱市新發現涂陽結核病人18522例,治愈率達91.99%,結核病是哈爾濱市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而廣大群眾對結核病防治知識卻極其缺乏,甚至認為結核病還離我們很遙遠。
哈爾濱市近八成肺結核病人漠視正規治療
如今說起肺結核病,人們對它顯然再也沒有過去談虎色變的恐懼了,這是因為肺結核已經不再是難以治愈的疾病。在城市,由於有了先進的醫療設施、良好的衛生狀況,肺結核病似乎漸漸退出了人們關注的疾病行列。但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肺結核病依然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加之流動人口的增多以及患者對這種疾病的漠視,往往形成了一個個『隱蔽』的傳染源。
從哈爾濱市近五年來新發現並登記管理的肺結核病例數量來看,哈爾濱市肺結核疫情有逐年昇高的趨勢。根據全國第四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推算,哈爾濱市有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約5萬,其中傳染性肺結核患者約1萬,每年約有1600人死於結核病。目前哈爾濱市每年真正登記、管理和規范化治療的肺結核患者只有1萬餘人,約佔20%,其餘約80%的肺結核病人仍然處於缺乏規范化治療和無人管理的狀態。哈爾濱市胸科醫院作為哈爾濱市專業診治結核病的專科醫院已經擁有多年的歷史,近日,該院紀濱英副院長在談到肺結核病時告訴記者,雖然現在肺結核發病率較高的多為一些經濟水平較為落後的地區,因為肺結核病通過空氣就可以進行傳播,所以對患者的監控和預防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可無論在鄉鎮還是城市這些都做得不夠。一些患者在沒有治愈但癥狀消失的情況下就停止了治療,不但對自己有害,而且變成了一個隱蔽的傳染源;一些病人家屬也沒有做相應的預防消毒工作,結果也成了受害者。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控制肺結核病的發病率、減少傳染,單靠醫院等相關的醫療單位還遠遠不夠,提高人們對它的認識和整個社會的關注,纔是肺結核病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途徑。
糖尿病人患結核病幾率高出正常人六倍
如果患有糖尿病合並肺結核,或是患有肺結核又得了糖尿病,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被視為一種致命的組合。文獻報道顯示,糖尿病患者並發結核的機會大於結核病患者並發糖尿病。兩者合並存在時病情嚴重,結核傳染性強,治療難度大,病死率高。
記者從市胸科醫院看到,該院共有650張床位接待病人,其中有450張床位是治療結核病人的專用床位,而該院的糖尿病結核病科內就住滿了糖尿病合並結核病的病人。據該院副院長紀濱英介紹,糖尿病患者合並肺結核病的幾率高出正常人的3至6倍。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易得肺結核?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血清中出現胰島素抗體、受體缺陷,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血糖及組織內果糖、山梨糖蓄積,給結核杆菌的滋生提供了營養來源。其二,糖尿病患者肝髒轉化維生素A的機能減退,導致維生素A缺乏,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抵抗力降低。其三,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具有細胞吞噬、細胞內殺菌、細胞免疫等多種防御功能缺陷。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易發生肺結核的病理生理基礎。
肺結核是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它對糖尿病的影響也不容低估。肺結核的中毒癥狀,長期低熱和大量消耗導致胰腺代謝失衡,加重了糖的代謝障礙。同時,結核病可導致胰島細胞營養不良和萎縮,使機體的糖原不能被利用或不能維持血糖水平而影響代謝。兩病並發的重癥病人,半數有多食、多飲、多尿及消瘦(『三多一少』)的癥狀,病灶易乾酪樣液化,咯血多見;兩病並發者排菌(結核杆菌)率高達66%-99.2%,如治療不當,不僅病死率高,而且易發展為慢性傳染病,加劇結核病流行。所以,糖尿病與結核病的並存是致命的組合。
健康秘笈:
治愈結核病=科學+耐心
幾十年前人類就已經攻克了治療結核病的難關,幾十年後的今天結核病為什麼又會呈現出如此的發展跡象呢?紀濱英說,首先是因為大家不重視,認為結核病有藥可治就沒那麼可怕了,對病前的種種癥狀不予理睬,造成了就診的延遲。第二就是流動人口,流動人口通常來自結核病疫情較高的農村地區,他們為城市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使已經得到基本控制的城市結核疫情出現了回昇。第三就是耐藥性結核病的出現。結核病人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癥狀消失,然後就馬上停止用藥,體內沒有完全殺死的結核菌變成耐藥菌,治療起來非常困難。
目前結核病治療一般3周即可見效,但要徹底治愈則需要6個月。患者按照醫生的規定按次服藥,80%-90%能治好。有很多病人不聽醫囑,病情好轉了就停止用藥了,這樣很容易造成耐藥,給治療帶來困難。紀濱英特別提醒人們,凡是發熱、咳嗽、咳痰、咳血2-3個星期的人,一定要想到結核病的可能。其實檢查很簡單,到醫院照個透視、查個痰,就知道有沒有感染了。那麼病人在患病期間需要注意什麼呢?紀濱英說,病人處於傳染期時,要注意隔離,要保持空氣流通和室內清潔衛生,要注意飲食營養。一般經過兩個星期的治療,病人就不排菌了,對周圍人也就沒有危害了。結核病患者在患病期間,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對人咳嗽、打噴嚏和大聲說話,以減少傳播的可能性。病人在急性期、傳染期、癥狀比較明顯時,要注意休息,過了這段時間後,完全可以正常生活。
紀濱英講,結核病從技術上講可以治愈———結核病患者在我國將獲得免費藥品和免費的診斷。由此可見,我國結核病防控的關鍵並不是在於是否能夠治療疾病本身,而在於提高群眾對結核病的知曉率,及時發現病情。從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區域結核病患者的發現率能夠達到70%,那麼對這個地區的控制就能起到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