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抗旱保春種 七臺河市吹響『衝鋒號』
2008-03-26 14:20:5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文江 振國 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6日訊 自去年遭受嚴重夏伏旱以來,七臺河市再次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春旱威脅。如何在大旱之年確保春耕順利進行,力爭實現春旱保全苗,再奪農業豐收?七臺河市涉農部門吹響抗春旱保春種『衝鋒號』。

  威脅三少一低一大

  七臺河今年的嚴重春旱主要表現為『三少一低一大』。土壤底?少,10、20、30厘米土層的相對濕度,分別比上年同期少26、17、21個百分點。在底?不足的情況下,播種期間降水量少,將加重旱情。水庫蓄水量少,全市大中小水庫蓄水總量4395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減少2694萬立方米。2~4月份無明顯降水,桃山水庫已經無水可放,也沒有可調劑水源,下游10多萬畝水田面臨著無水泡田的嚴重局面。其它中小水庫也面臨著蓄水不足問題。同時,地下水位低。受地下水位下降的影響,已有的機電井出水量已經減少。據調查統計,全市除勃利縣西部幾個低窪鄉鎮的耕地外,其餘耕地均面臨著嚴重的春旱問題。預計全市受旱面積在102萬畝,其中水田受旱面積達到17.8萬畝。

  在今年的備春耕生產過程中,還出現了生產資料偏緊和價格上漲現象。尤其是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化肥、柴油緊張,增加了備春耕生產的難度。

  力爭實現春旱保全苗

  七臺河市強化抗旱措施的落實,力爭實現春旱保全苗。強化責任落實,最大限度減輕春旱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同時,對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突出強化了抗春旱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制定《七臺河市2008年抗春旱工作預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紛紛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全市抗春旱工作。強化實施,一方面,對各類農業設施進行維護、清理和修繕,確保春季播種時能全部投入使用。盡可能多地增建一些臨時提水站或流動機泵,實行多機提水,提高了抗旱能力。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抗旱服務組織方便快捷的作用,擴大灌溉面積。市水務局成立了抗旱服務隊,活躍在田間地頭,為各打井工地提供必要的物資、器材和設備維修服務,力爭使水利設施開機率達到95%以上,盡量擴大澆地面積。自去年以來,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1100多萬元,新打灌溉水井45眼、補水井1054眼,新建小型水利設施30個,治理小流域8個,已經籌備各類儲水設備19300多套。同時,積極對上爭取,加大應急水源工程投入,開闢城市供水第二水源建設。

  措施五抓五確保

  七臺河在措施上采取五抓五確保。抓結構調整,確保種植結構優化。今年全市計劃總播種面積為227.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為193.4萬畝,比上年增加11.3萬畝。繼續抓好城市棚室蔬菜生產,新增棚室320畝以上。抓物資籌集,確保生產資料充足供應。全市各農資部門積極行動,多渠道組織貨源。目前主要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到位率達到了80%以上。抓資金籌措,確保生產所需。今年種植業生產所需資金在4億元左右,比上年增加4000多萬元,今年農村信用社已經籌備支農資金3億元,所需資金基本解決。抓科技培訓,確保生產水平不降。去冬以來,全市大力開展送科技下鄉入戶活動。全市農業戰線的技術人員活躍在廣大農村,推廣技術、宣傳政策、為民服務,切實解決生產中存在的技術難題,提高生產質量。抓農資市場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加大對農用生產資料市場管理力度,農委、物價、工商、公安、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對各類農用生產資料經銷網點進行拉網式檢查,堅決杜絕人為坑農害農現象發生。

  在現有的抗旱基礎上,力爭再新打抗旱井2000眼以上。靠近河流地段的水田地要充分利用凌汛期開河等有利時機,利用河水盡早泡田。同時,要合理調度用水,科學使用水源,減少浪費。要改變傳統習慣,堅持旱整地,在泡田前,把本田整平耙細,減少泡田用水。搶?播種,適時早播。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