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訊 為了落實今年的葵花種植訂單,甘南縣金橋葵花專業合作社的呂仁澤現如今可成了大忙人。他對記者說,今年合作社的葵花訂單面積有望突破8萬畝,社員將發展到3500多戶。到時候,少說也能帶動7000多農民走上致富路。近幾年,在甘南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精心引導下,全縣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社、協會等合作組織不斷發展,各類農村經紀人隊伍也不斷壯大。目前,該縣各類農村經濟組織有上百家,全縣常年活躍的農村經紀人近2000人。這些活躍於鄉村的專業合作社和經紀人,不但成了農民和市場的連接體,還把一個個單打獨斗面對市場的農民抱成『團兒』,提高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巨寶鎮金星村在縣裡率先成立了農機合作社,三年來共實現產值30多萬元,農民們光分紅利的錢就達到24萬元。現如今,全村500多戶村民只要坐在家裡就可以穩穩當當拿『紅包』了。
中興鄉興久村的奶牛合作社為保護社員利益,降低農戶養殖風險,對入社農戶家的奶牛1年內因病或意外死亡的賠償1000元,7個月內幼牛死亡的賠償300元。為了提高社員的養殖水平,該合作社還專門從山東等地請來專家為農民們講授養殖技術,舉辦了2期培訓班,先後培訓社員40多人,發放技術資料100多份。自該合作社成立以來,已配種奶牛20多頭,准胎率達到了90%。
這個縣平陽鎮建國村的馬鈴薯協會依托加拿大麥肯公司,采取返租倒包、股份合作和訂單種植等方式規模種植優質馬鈴薯,讓許多農民嘗到了甜頭。該村規模種植馬鈴薯6700多畝,一年能增加農民收入330多萬元。去年,這個村種植業因旱災減產,但人均純收入仍然突破了5000元大關。該村五屯農民徐鳳友是合作社的老訂單戶了。去年,他家種了24畝地的馬鈴薯,上秋賣給麥肯公司收入24000元,加上他平時農閑時還打點零工掙的錢,他家去年人均收入達到了1.2萬元。
時下,甘南鎮歡喜村村旁就是牲畜交易市場,這個村的農民越來越『兩棲化』。他們農忙時種地,農閑就在市場裡當牲畜經紀人。村民孔德明人勤快,腦瓜活,每次開集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去年,他靠著養牛販牛一項一年就收入10萬元,自己也成了遠近有名的牲畜經紀人,許多外地客商專程登門找他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