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 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從31日起,侵華日軍七三一罪證遺址陳列館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作為全國重點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一直都備受中外游客的關注。自1982年對外開放至今,該館已接待了180萬名游客。據該館館長王鵬介紹,他們現在每天接待的游客大約有二三百人,如果趕上旅游旺季,游客數量會更多。27日,記者走進了『731』。
展館啟動緊急預案
對於『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免費對外開放時可能會出現的觀眾『井噴』情況,陳列館早已做好了相應准備。館長王鵬說,早一個月前他們就得知了陳列館即將免費開放的消息,為此,他們制定了緊急預案。為適當分解人流,陳列館將采取免費不免票的方式,觀眾需領票進場參觀,每天將參觀人數限定在1000人以內。此外,觀眾還可以通過網上預訂、電話預訂方式提前訂票。
731部隊『動力班』遺址。記者邵國良攝(資料片)
王鵬說,陳列館免費開放後,觀眾群將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會有更多的普通市民和游客走進陳列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但是如何充分發揮館場的教育功能,讓不同的觀眾都能受到充分愛國主義教育,我們還將繼續探索。』王鵬說,陳列館免費開放後,他們將更加注重館場的教育意義,增加展覽內容,編寫針對不同人群的講解詞,讓講解員根據不同人群的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講解方式,『說白了,要更注重對普通百姓的服務。』
三期工程打造世界戰爭遺址公園
『「731」遺址一期保護開發工作完成以來,我們確定了以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目標,將「731」遺址打造成為中外聞名的旅游景區及世界著名的戰爭遺址公園的發展思路。』王鵬說,在保護紅色旅游遺址的工作中,陳列館以規劃先行、一步到位、分步實施的發展戰略,積極推動『731』遺址保護開發和紅色旅游景區建設工作。
『保護工程共分三期,一期工程早已完工;二期工程是對陳列館西側的兩棟樓及哈市第二十五中學進行搬遷,同時對本部大樓進行維護,恢復原貌,目前工程已接近尾聲。三期工程即將上馬,將結合棚戶區改造對遺址核心區進行修舊如舊。』王鵬說,他們對『731』遺址進行了重新摸底調查。對核心區周圍的12處遺址、33家企業狀況做了有史以來最詳盡的摸底調查,並重新繪圖備案;對沒有納入保護范圍的『731』遺址群及邊緣地帶進行了踏查,進一步確定『731』遺址保護范圍,並在市規劃局形成備案。同時借編制《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名城規劃》之機,推動『731』遺址成為哈爾濱文化名城的亮點,從而使哈爾濱市在推介『歷史名城』的過程中打造出一個世界著名戰爭遺址公園。
此外,他們還對『731』遺址的單體進行了重點保護。針對散落在外的『731』單體遺址,除積極與遺址佔用單位取得聯系外,他們還聘請專業人員組織施工,確保現存遺址的完整性,並完成單體遺址『給水塔』的維修復原工作。展館還自行對『本部大樓』、『器材供應部』房頂進行全面修復和防水面積達1364平方米。同時,他們還與遺址佔用單位簽定遺址保護協議。到目前已經與平房區教科局、華龍鉛筆廠、中國航空工業供銷哈爾濱公司倉庫、平房飼料加工廠等四家遺址佔用單位簽定了遺址保護協議。
另外,他們在遺址的日常維護工作中形成月巡查、定期巡查遺址制度。管理部門還加強了遺址的安全防范工作。在陳列館和遺址區安裝了數字化可視監控系統;在『本部大樓』東側和未收回的沒有安防系統的『本部大樓』西側之間設立防火牆。『731』遺址得到了有效保護。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又添新內容
免費開放是博物館這些場所公益性的回歸,是符合社會公眾利益的一件好事,可以使博物館更加融入社會,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展館如何利用這一獨特資源,發揮它的影響力呢?
王鵬說,『731』的發展模式,已形成了『媒體上的「731」』、『畫冊上的「731」』、『流動的「731」』、『網絡上的「731」』、『藝術形式的「731」』幾大宣傳格局。每年,展館以特殊紀念日為切入點,進行紅色旅游宣傳。同時,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加深歷史認識,該館每年都要為青年學生舉行十餘場座談會;連續五年與各大高校保持共建關系。通過配備網絡專業人員,建立『731』國際網站,注冊『731』國際域名和搜索實名,將『731』以完全開放的模式推向世界。
同時,『731』遺址以不斷提高的國際影響力,正在拉動地方旅游業及經濟的發展。目前,以『731』遺址紅色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地方招商引資2億元人民幣,較好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結合飛機、汽車等老工業基地的獨特資源,將『731』遺址紅色旅游與保護工業遺產工作相結合,積極推動工業遺產博物館的建立,從而形成紅藍相映的多元化旅游經濟模式。
王鵬認為,『731』遺址與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齊名,題材重大。『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是日本軍國主義奴役、殘殺中國及世界人民的見證,是對政治、經濟、社會都能產生影響的特殊資源。它的免費開放,帶給我們的是更大的機遇。如果沒有利用好,那就是不負責任。』
陳列館已成為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記者邵國良攝
作為人類戰爭中最血腥最殘酷的見證,一直以來,許多研究世界戰爭的學者都將『731』作為戰爭學術的對象進行深入研究。同時,該遺址還為世界范圍內的衛生防疫以及細菌領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條件。『731遺址』正在用戰爭這血淋淋的實例,激發了人們熱愛和平的渴望,有利於在全球范圍內倡導世界和平,是連接世界友好人士和友好團體的橋梁和紐帶。
新聞資料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位於平房區新疆大街,是在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證遺址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專題館,始建於1982年,於1985年8月15日在原731部隊本部大樓的東側正式對外開放。原館陳列照片120餘幅,陳列文物200餘件。新館於1995年正式建成,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五十周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際對外開放。
該館主要包括罪證陳列館和罪證遺址兩大部分。現保存較為完好的遺址有23處,大部分分布在平房區,其中主要遺址有731部隊本部大樓舊址、南門衛兵所舊址、動力班遺址、黃鼠飼養室遺址等。罪證陳列館分16個部分,陳列廳使用面積418平方米,陳列照片160餘幅,陳列罪證實物70餘件和大量見證人證言,這些證據有力地證明了當年日本軍國主義進行細菌戰的罪惡活動。
新聞提示
市民可乘坐338路(哈爾濱火車站至平房)、343路(哈爾濱火車站至平房)以及郊5路(紅旗村至平房)到『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站下車。
網址:www.731museum.org電話:86-451-868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