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農村娃對話大學生--"頂崗支教"開創支教新模式
2008-03-30 21:26: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蘭西縣奮斗中學,05級中文系的龐博在上語文課

  東北網3月30日訊 題:農村娃對話大學生——綏化學院『頂崗支教』開創支援農村教育新模式系列報道之一

  記者 印蕾

  綏化學院開展的實習支教工作,在全省乃至東北三省開了先河。

  所謂實習支教,又稱『頂崗實習,雙向培訓』,是指師范生到鄉鎮中小學校承擔一個學期的教學任務,兩個學生以『滾動式』實習支教,完成中小學全年的教學任務,頂替在編(或缺編)的農村中小學校教師,從事課程教學和班主任工作,被頂崗的教師,免費到綏化學院接受系統培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訓練。

  2007年7月和2008年3月,先後有兩批340名師范生赴綏化市蘭西、望奎、明水等八縣一區的81所中小學開展了實習支教工作,活動的收效,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包括這項工作的發起者綏化學院院長莊嚴,也想不到會達到這樣的效果。

  2007年8月19日這天下午,帶著學校領導、老師的信任和希望,告別了都市的繁華和喧囂,他們離開生活了三年的母校——綏化學院,踏上了去往支教學校的客車,走向基層。

  建校20年來的第一節音樂課

  04級音樂系的黃靜,支教的學校是慶安縣建民中學。這個23歲的女孩肯定想不到,她在這裡上的第一堂課改變了這所學校的歷史。由於此前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黃靜上的這堂課成了這所學校建校20年來的第一堂音樂課。

  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有限,沒有城市課堂所需的多媒體、音響設備,黃靜就想方設法克服困難給學生們帶去最美妙的音樂。拿出自己的mp3給學生們展示音樂家的圖片,播放音樂課本裡提到的曲目讓學生們欣賞;利用學校僅有的一臺舊電子琴和學生們以做游戲的方式互動授課。一起到這所學校支教的同學中有美術專業的,黃靜請他幫忙畫了七張畫,畫上是七個小矮人,黃靜在這些小矮人的衣服上寫上了『1到7』7個數字,分別代表do、re、mi、fa、sol、la、si七個音符,上課時,他讓學生走到講臺前把七個唱名、音名貼在七張未按順序排列的畫下面,讓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黃靜說,就連平時上課不愛聽講的學生也喜歡上了音樂課。

  國慶節前夕,黃靜組織全校師生舉行了『慶十·一』文藝匯演,『我要讓孩子們自己登上舞臺展示他們平時被束縛的潛質』,黃靜說,『那天,掌聲、喝彩聲不斷,那種熱烈的氣氛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很難忘』。

  像黃靜的到來一樣,很多支教生在他們的所在學校上了學校歷史上第一堂美術課、第一堂體育課。即便在學生們的熟悉的語文、政治課上,除了正常向學生們傳授書本知識外,這些支教生還會在課堂上穿插介紹城市的游樂園、博物館,幫他們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們學校地處偏遠,師資薄弱,支教生的到來給我們學校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慶安縣豐田中學的校長顏章如是說。

  俺也知道了『十七大』

支教生『十七大』精神宣講進農村

  2007年10月29日,蘭西縣長崗二中的多媒體教室裡擠滿了人,04級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的李敏在這裡為全校師生作十七精神輔導報告。除了介紹大會主題,針對農村實際,李敏特別把報告中涉及的三農問題及民生問題著重進行了講解。教室裡經常響起陣陣掌聲,報告受到了師生的歡迎。

  與此同時,這個由實習支教生組成的32支宣講小分隊,也活躍在各自支教學校所在的鄉鎮村屯,支教學生采取多種形式把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富民政策送到農民的熱炕頭。在蘭西縣遠大二中支教的張峰蘭、王國東走進農戶家,他們和農戶邊扒苞米邊聊天,從眼前這堆苞米的收益講到黨的惠農政策。在望奎縣燈塔中學支教的陳俊傑、安莉、王劍平來到惠七鄉政府,和鄉乾部圍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進行交流。

  慶安縣豐收鄉豐收村村民王樹林說,『聽了這些學生們的介紹,俺也知道了「十七大」,知道了中央免除農業稅、「一免兩補」這些對我們農民有好處的政策,覺得以後生活的更有底了。』

  學生們終於能動手做實驗了

綏化學院幫助蘭西縣平山二中援建的理化實驗室

  實習支教工作進行過程中,綏化學院的院領導及教務部門的工作人員會經常深入各支教點實地走訪,了解學生的工作、生活情況,聽取支教點對支教生的意見和要求。

  肇東市澇洲鎮中學缺少課外書,學院送上300冊圖書;蘭西縣遠大二中教室的沒有窗戶,學院送上2箱玻璃;望奎縣後三鄉中學、惠七中學的教師沒有暖氣,學院送上了一百噸煤……在為各支教點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時,學院還向這些學校提供物質支持,幫助這些鄉村學校改善教學條件。

  在學院的幫助下,慶安縣的發展中心校和豐田中學、蘭西縣的奮斗中學和平山二中四所學校還建起了理化實驗室和語音實驗室,平山二中的化學教師晏德有激動地說,『我教了二十年化學,一直都是用嘴說實驗,在黑板上畫實驗,今天終於能讓學生們動手做實驗了』。

  農村教育觀念的革命

  支教生所到之處,學生們說,『我們老師知道的很多,我最願意聽老師給我們講城裡高大的圖書館,先進的電子設備,我以後也想像老師一樣,考上大學,知道很多的知識』。

  家長們說,『看著那麼多大學生來教俺家孩子,俺就是打心眼裡高興。』

  支教學校的老師說,『這些實習支教的大學生工作積極熱情,他們有朝氣,他們給學校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他們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對我們這些老教師的影響也很大』。

  在黑龍江省高師院校實習支教研討會上,綏化學院的實習支教工作同樣引起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綏化學院的實習支教工作解決的不僅僅是制約農村學校發展和提高質量的最核心因素——師資問題,作為接受了現代教育的大學生,他們到鄉村學校任教,帶去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將帶來農村教育觀念的革命,能夠為農村的學校帶來生機和活力,能讓農民看到希望。』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敏等與會代表這樣評價這項工作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