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訊 題:一堂4個月零9天的人生大課——綏化學院『頂崗支教』開闢支援農村教育新模式系列報道之二
記者 印蕾
不拋棄 不放棄
早上5點起床,做早飯,6點到教室輔導晨讀;中午12點左右下課,做午飯,1點前趕回教室上課;下午3點左右下課,准備晚飯,批改作業,備課。這是在蘭西縣奮斗中學支教的05級中文系的龐博周一到周五的作息時間表。龐博說,支教生的作息時間表基本都和這個差不多。
![]() |
支教生龐博認真輔導學生功課 |
龐博平靜而又滿足地說,和其他同學相比,他們的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
05級中文系的安莉,支教的學校在望奎縣敏三中學。敏三中學有兩排大平房,食堂後面接了一個四面都是牆壁沒有窗戶的小棚子,安莉的一切起居都在這裡進行。來到敏三中學的第一天,想起學校窗明幾淨的寢室,安莉落淚了。需要她克服的困難還不止住宿條件的簡陋。來到敏三中學時還是夏天,每天都有黑色的蓋蟲與她陪伴。以前在寢室,遇到這些蟲子,安莉都會尖叫著跑開。而現在,她可以用手直接把這些蟲子捏死,甚至睡覺時都不用睜開眼睛就可以把這些蟲子捏死然後扔到地上。
類似的事情每個支教生都會給你講出很多。05級中文系的秦立薔說,選擇支教,我們已經准備好了吃苦、磨練。在這裡我們天天自己抱柴火,生爐子,壓水井,糊窗縫,踩蜈蚣,捉耗子……
這麼艱苦的條件,你們中真的沒有人動搖過麼?『我們這些支教生之間常互稱『戰友』,每次通電話時也會相互訴苦,不過放下電話之前,我們對彼此說的都是放心,一定可以堅持到底,』安莉說,『真的有點像許三多和他們的鋼七連,不拋棄,不放棄』。
為幸福吃苦
說起不拋棄、不放棄的理由,每個支教生還能講出許多。
05級物理與電子信息系的苗煥煥說,『冬天裡,四處漏風的教室很冷,當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來到教室時,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就會忘記寒冷,一個強烈的願望是要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全部傳授給他們。課間,他們還爭著搶著幫我打水、倒水;課下,把扒好的瓜子用筆記紙包好放到辦公桌上;放學了,他們把一兜兜柿子、一穗穗烤熟的玉米、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送到我面前,我流淚了,但那是因幸福而感動的淚水。』
05級數學系的佟玲忘不了去年的中秋節。中秋節那天早上,她剛進班級,就看到講臺上放著十多個月餅,再回頭看看座位上的孩子們,他們都在盯著她呵呵笑著,每個學生還都千叮嚀萬囑咐,『老師你一定要吃我送的那個月餅啊。』起初,佟玲和伙伴們還覺得第一次離家在異地他鄉過節有點淒涼,霎那間,心中湧上的感動讓她體會著幸福。
外語系的劉思說,有一天學校突然停電了,停電就不能做飯了,窗外天漸漸黑了,不知所措時,響起了一陣敲門聲。門外站著的是值班室的趙老師,她親切的說,『停電了,我用爐子做好了飯,你和我們一起吃吧。』說著,就把她們拉到值班室。劉思說,透過兩位老師慈祥的面容,看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她感受到的卻是他們善良又純朴的心,感受到的是家庭般的溫暖。
05級中文系的安莉說,『每次周末返校,孩子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問我什麼時候回來。有一段時間,因為要回學院准備十七大宣講、填報入黨材料,她多請了幾天假。每天都能接到孩子們的電話,問她什麼時候回去,是不是不會回去了,不要他們了,還說再也不會惹老師生氣了……當我回到支教學校,全班46名同學在走廊裡整齊的排好隊,每張稚嫩的小臉上有留著淚水。』
『我們都願意為幸福吃苦』,是這些支教生共同的心聲。
![]() |
支教生尹慧瑩在簡陋的寢室裡備課 |
我們的收獲多於付出
『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們在付出,其實,我們的收獲多於付出』,支教生由衷地說。
04級外語系的周蕾說,『我發現再生動的思想教育課也不比上在艱苦環境中得到的歷練。當我真正處於艱苦的環境中,我纔意識到,在學院的學習生活條件實在是太優越了。』
04級外語系的孫麗秋說,『鄉村學校沒有電燈,破舊的課桌椅讓我永遠要記得珍惜和節約。支教積累的工作經驗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現在我面臨畢業求職,天津的一所學校看了我的簡歷,得知我有實習支教的經歷,非常歡迎我去面試。』
04級外語系的鄒維玲說,『即使天氣再寒冷,我的心卻一直都像我們教室的火爐,溫暖而又親切,時時還有幸福的火花濺起。』
收獲感恩,收獲珍惜,收獲成長。支教生的收獲也讓學院得到了一筆意外收獲。
綏化學院院長莊嚴說,從沒想過在短短4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支教大學生上了在鄉村自修了這樣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在學院的食堂,他親眼目睹支教回來的學生,會和浪費糧食的同學『吵』上一架。水房裡,支教生會默默的關上滴水的水龍頭。
聯想起半年前,當初學院啟動實習執教工作,號召同學們積極報名參與支教,當時學生們還不是很積極,原本想派100名學生,作了幾輪思想工作,最終只選出了88人。莊嚴院長戲稱這88人都是被『動員』出去的。今年3月,同樣是還是自願報名,學生們卻都爭先恐後。
![]() |
支教生陳燚:我學會了壓水井 |

綏化學院開展的實習支教工作,在全省乃至東北三省開了先河。
所謂實習支教,又稱『頂崗實習,雙向培訓』,是指師范生到鄉鎮中小學校承擔一個學期的教學任務,兩個學生以『滾動式』實習支教,完成中小學全年的教學任務,頂替在編(或缺編)的農村中小學校教師,從事課程教學和班主任工作,被頂崗的教師,免費到綏化學院接受系統培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