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鳳落鶴崗的背後 鶴崗市煤電化基地建設紀實
2008-04-09 10:58:3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柏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9日訊 俗話說,家有梧桐樹,鳳凰自來棲。

  在招商引資者眼中,位列全國500強企業第150名的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無疑是只『金鳳凰』。

  這只『金鳳凰』為何棲落鶴崗呢?帶著這個疑問,3月30日,記者奔赴鶴崗探訪究竟。

  『鶴崗的煤最適合氣化』

  從鶴崗市區西南行20餘公裡,便到達距離峻德火車站僅1500米的鶴崗鯤鵬焦化有限公司。正是這家公司和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共同投資組建鶴崗市華鶴煤化股份有限公司、建設120萬噸甲醇項目,而該項目建設場地就選在鯤鵬焦化旁的一塊面積不大的空地上。

  在這塊空地的一側立著一塊大牌子,上面有120萬噸甲醇項目的規劃圖和對項目的簡單說明。項目籌建負責人劉世放告訴記者,這塊建設場地已實現了『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場地平整,並做好了其它項目建設准備工作。

  在鯤鵬焦化辦公樓一間會議室裡,當談到項目之所以選在鶴崗市,退休後被聘到華鶴、鶴崗市經委原副主任和項目辦原副主任田軍說,這個大項目落戶鶴崗,一個重要原因是鶴崗的煤非常適合氣化,而從煤中提取甲醇就是一個煤氣化的過程。據他講,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華東理工大學(原華東化工學院)和山西臨汾化學工業第六設計院等科研部門曾對全國各大煤礦的煤炭進行采樣分析後認為,鶴崗地區的煤熱值高、低灰、低磷、低硫,是全國最適合氣化的煤炭。

  其實,除了煤質好之外,儲量豐富也是鶴崗市煤炭的主要特點之一。據該市發展改革委員會能源科科長王百濤介紹,據探查,鶴崗煤炭儲量20多億噸,按目前年產原煤2100多萬噸計算,還可采100年以上。目前,鶴崗市正在加快鳥山、新華等煤礦的開發建設,它們建成投產後,煤產量還會大幅提高。此外,該市目前有選煤廠16座,年入選能力1650萬噸,入選比例將達到70%以上,為發展煤化工提供了先決條件。

  除了煤之外,發展煤化工還需要有豐富的電力和水資源、便捷的交通等必要條件。王百濤告訴記者,這些條件鶴崗都一一具備。

  鯤鵬焦化廠區的一側,松花江的一條支流——小鶴立河已經開化,一河春水歡快地向前流淌。在120萬噸甲醇項目建成後,這條小河將為它提供充足而必備的水資源。

  油價高企催生煤化發展

  3月末,記者在鶴崗采訪時,國際油價始終停留在一百餘美元高價。一位化學工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談到,最近兩年,鶴崗及省內其它幾個煤城煤化工業蓬勃發展的最大的誘因便是高企的油價。

  據這位專家講,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甲醇、苯等煤化工產品可以轉化為取代石油的燃料,還可以進一步轉化合成化肥、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炸藥、染料、醫藥等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

  煤化工開始於18世紀後半葉,19世紀已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體系。20世紀初,許多原來以農林產品為原料的有機化學品多改為以煤為原料生產,煤化工已發展成為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石油化工發展迅速,很多化學品的生產又從以煤為原料轉移到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由於近兩年來國際石油價格高企、石油資源的日漸枯竭,基於煤的化工業越來越有枯木逢春的趨勢。在此背景下,煤城大規模發展煤化工也便成了大勢所趨。巨大的市場現實和潛在需求,為煤化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劉世放向記者提供的一組數據正印證了這位專家的觀點。120萬噸甲醇項目籌備於2006年。據項目籌備組調查研究,2005年,世界甲醇生產能力約4294萬噸,2010年預計達到5099萬噸,年均增長約3%;2005年全世界甲醇消費量3020萬噸,2010年預計將達4226萬噸,年均增3.4%。2005年,國內甲醇生產企業150餘家,生產能力約400萬噸,消費量卻達600餘萬噸,需一定量進口;2010年國內市場需求可達到約800萬噸。

  但實際情況卻大大超出了該項目籌備組的預估。據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全球甲醇消費量為4034萬噸,預計2008年甲醇消費量將增長近11%達到4470萬噸,預計到2012年消費量將達到5860萬噸。去年國內甲醇消費量已接近1100萬噸,而國內只有700餘萬噸的產能,其它則需從國外進口。

  由於國際石油價格高企、需求增長強勁,國內甲醇市場價格也增長迅速。劉世放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每噸甲醇的價格為3100?3300元之間,而2006年為2200?2400元。增長迅速的價格,堅定了華鶴煤化加快項目建設的信心。

  『金鳳凰』爭落枝頭

  離開鯤鵬焦化,記者又來到了位於鶴崗市東山區新華鎮永芳村,由新華煤化工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60萬噸合成氨和100萬噸尿素項目施工現場。在場地內,一幢辦公用樓房正在建設中。

  陪同采訪的王百濤告訴記者,新華煤化工有限公司是由鶴崗博大投資有限公司和遼寧本溪北臺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2005年6月中旬共同出資組建,具體操作這個60萬噸合成氨和100萬噸尿素項目。項目規劃投資60餘億元,終極產品為大顆粒尿素,預計項目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7.3億餘元、利潤4.1億餘元、稅金1.1億餘元。

  目前,該項目備案、土地、規劃等省內審批手續已經完成,正等待國家環保部的最終環境影響評價批復。得到該批復後,這個項目就可馬上進行具體操作了。

  除了120萬噸甲醇、60萬噸合成氨和100萬噸尿素這兩個項目外,在鶴崗,還有20多個煤電化項目或正在建設中、或正在積極籌備中。這些項目包括:龍煤集團與徐州祿恆集團合資的120萬噸甲醇及80萬噸二甲醚項目、中海油公司投資的120萬噸磷銨項目、鶴崗龍興煤化工公司投建的90萬噸焦炭擴建項目、鶴崗礦業集團投建的200萬噸焦炭項目、華能鶴崗發電公司二期和三期擴建項目……

  據鶴崗市發改委初步統計,這些項目總投資可達400餘億元,全部建成後可實現銷售收入150餘億元,上繳利稅49.28億元,煤炭轉化率可一舉達到七成以上。

  據了解,就在記者到鶴崗采訪前後,國內一些頗具實力的企業到鶴崗市圍繞煤電、煤化、煤層氣開發等三大產業鏈進行實地考察,希望能在鶴崗市的煤電化基地建設中淘到真金白銀。今天的鶴崗正可謂鳳凰棲落、百鳥來朝。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