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尋老街景淘舊物 棚戶成寶地市民爭相游
2008-04-10 10:04:3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立 陳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有留存價值的物品

  東北網4月10日訊 一間糊著報紙的老棚戶屋,一條狹窄的排水溝,一個裝衣服的紅漆木箱……隨著哈爾濱市新一輪棚戶區改造的啟動,那些曾經與棚戶人家朝夕相處的東西正在消逝。9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連日來,不少哈爾濱市百姓『紮堆』棚戶區,拍老照片、尋老街景、淘舊物,為的是留存即將消逝的棚戶區的寶貴記憶。

  道外區仁裡棚戶區8日宣布正式啟動拆遷,9日一早,哈爾濱市居民李長山就冒著小雨趕到此處。登高、近窺,他一刻不停地用相機拍下這裡一座座老房子的影跡。他告訴記者,棚戶區是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拆完了就沒有了,再也看不到了,等以後這裡建起高樓大廈,他拍的這些照片就成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了。

  而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清河灣棚戶區,幾位老者結伴在一個個棚戶屋內尋訪,『我曾經在這裡的棚戶區住過,現在知道要拆遷了,想過來再看看,加深一下對過去的記憶。而幾個朋友沒見過棚戶區是啥樣,所以也帶朋友來游覽一下,以後就再也看不到了。』跟朋友一起來逛老街的劉淑英對記者說。

  采訪中,棚戶區居民鄭立明告訴記者,自從清河灣拆遷的消息發布後,每天都有一些陌生人來探訪,有大人帶孩子來的,也有大學生,但多數是老人們,他們像旅游一樣,來看這裡的房屋、排水井、地溝等特殊景觀,了解體驗這裡的生活。

  與拍老照片、尋老街景等追尋棚戶記憶相比,來此淘寶是最吸引市民的。在今年改造的很多棚戶區裡,居民都自發形成了變賣舊物的市場。9日,在道外濱江棚戶區的舊物中,哈爾濱市市民高波發現一個舊櫃子。他說,這櫃子是個小櫥櫃,雖然表面掉漆嚴重,也很破舊了,但有收藏意義,於是花40元錢收購到手。

  而記者從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了解到,棚戶區居民在搬遷的時候,家中有一些以前用的桌子、櫃子因與新居不配套,被賣掉處理了。但一些東西卻是很有意義的民俗藏品,不少老物件能展現出當時的風俗風貌。『目前,我們也收到居民送來的十幾件老物件,對我們研究東北地區建國前的風俗風貌有很大的價值。為了不讓這些具有民俗風味的實物消亡,我們現在也向市民征集這樣的老物件,將把這些東西在哈爾濱市博物館展出,讓市民了解城市的歷史,了解城市的風俗風貌,不能讓歷史隨著城市的變化而消失。』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站長劉雲纔對記者說。

  記者在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看到,棚戶區居民送來了老花鏡及近現代洗衣服用的棒槌、俄羅斯特征的銀勺子等。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