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片說明】白山黑水間,留下抗聯英雄們的足跡。 |
||
|
||
【圖片說明】密林中的抗聯戰士。 |
東北網4月10日訊 懷揣自己刻制的『反俄救國被逼為寇』大印入山的王德林,被百姓稱為『義盜紅胡子』,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成為中國國民救國軍的總指揮……從一個為逃荒而只身來到東北闖蕩的莽撞小伙兒,成長為一名抗日民族英雄。
王德林出生在山東沂南縣後崖子村一戶貧寒農家。1895年,22歲的王德林逃荒東北,當過伐木工、窯工和農工。1899年7月,王德林聯絡了百餘人入山,自制刻有『反俄救國被逼為寇』字樣的大印一枚,在吉林和黑龍江一帶扯起大旗,打擊俄國入侵者。1932年,在中共黨員李延祿等的幫助下,王德林宣布成立『中國國民救國軍』,擔任總指揮。
1933年,王德林繞道歐洲、香港回國,奔走於上海、天津、鄭州等地,繼續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將在關內募得的8000塊銀元轉交東北抗日救國軍。1938年12月,王德林病逝。翌年2月,延安《解放》周刊發表專文,號召愛國青年學習『民族老英雄』王德林為國奮斗的精神。
只身斃惡豹演繹傳奇人生
只身斗惡豹的柴世榮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打虎英雄武松。同是山東人,當年的武松上了梁山;而柴世榮游走於東北的白山黑水間,扛起了抗日救國的大旗。這個倔強的山東漢子在關東大地用滿腔愛國熱血闖出了一個讓侵略者膽寒的名字。
柴世榮1894年出生於山東省膠縣。5歲時,他隨父母闖關東到吉林省和龍縣,12歲開始學打獵,練就一手好槍法。但是,在舊中國暗無天日的歲月裡,盡管他終年翻山越嶺辛勤勞動,仍不能養家糊口。
1924年,為了謀生,柴世榮到朝鮮修路做苦工,他親眼目睹日本帝國主義對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壓榨和迫害,自己也挨過日本侵略者的皮鞭,對日本侵略者懷有刻骨的仇恨。1928年跑回祖國後,柴世榮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和龍縣龍井村當上了一名舊警察。有一次,一只危害多時的惡豹竄到龍井村,柴世榮挺身而出,只身打死了惡豹,成為當地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柴世榮懷揣著質朴的愛國熱情,以幾十名舊警察為基礎,拉起了抗日隊伍。附近的群眾聞聲紛紛前來參加。幾個月的時間,這支隊伍就擴大到3000多人。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柴世榮忽然跑回家對妻子說:『你跟不跟我走?』妻子焦急地問:『到哪去?家怎麼辦?』柴世榮說:『沒有國,還有什麼家?日本鬼子來了腦袋都得搬家。只要有人就行了!』妻子毅然帶著3個孩子,拿了些簡單的隨身用品,上了柴世榮預先備好的牛車……
18歲的抗聯師長
當生命永遠定格在1937年時,周樹東只有19歲。他是東北抗日聯軍中,最年輕的軍事指揮員之一,他17歲任團政委,18歲任師長兼政委。作為千萬闖關東人中的一員,周樹東用熱血澆鑄著這片黑土地,用生命來書寫他對這裡的熱愛……
周樹東1918年2月5日生於山東平度縣北滾泉的貧苦家庭,7歲時隨父母闖關東,來到東北邊陲琿春安家落戶。周樹東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了吉林省軍第二十七旅六七八團第二營營長王玉振的起義部隊,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3月,周樹東調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第一師師長兼政委。1937年4月初,他率部在安圖縣荒溝嶺北路,截擊敵人運輸車隊。下旬在安圖縣昇平嶺,又擊潰日軍某部,次日行軍至大沙河金廠附近,與偽治安軍『神選隊』遭遇。由於部隊連續作戰,疲憊不堪,得不到及時修整,慘烈激戰重創敵軍之後,抗聯部隊也付出了沈重代價。抗日名將周樹東壯烈犧牲,享年僅19周歲。
後記:今天,我們重新審視那段令人熱血沸騰的歷史,也許會有更為獨特的體會!那些闖關東的先輩們,不只用汗水澆灌了東北肥沃的土地,更帶來了捨生取義的民族氣節、抗擊侵略的勇氣和血性。從無數英烈的英勇事跡中,我們都能尋找出闖關東人的足跡……當然還有無數戰死沙場的無名烈士,做為闖關東人群中的一員,都曾為捍衛祖國的尊嚴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