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訊 銀行存折在黑龍江,可是銀行存款卻在異地被領走。來黑龍江打工的小蔡很是疑惑,自己從未將銀行賬號和密碼告訴任何人,而存折裡竟有一萬五千塊錢不翼而飛了。
小蔡是一年前從湖北來密山市打工的,他把打工掙來的全部積蓄存在了雞西市農業銀行。今年,回家過春節時,小蔡在湖北農行取了1000元錢,卻發現原本應剩下的20000元只剩5000多了。小蔡以為是湖北農行的人弄錯了,也沒在意。因為存折是在密山市農行辦理的,湖北當地的農行無法顯示賬號的明細單。
春節後回到密山,小蔡依然得到相同的結果,少的15000元錢是在春節前20天被提走的。小蔡找到密山市農行,銀行通過明細單發現,2008年1月17日當天小蔡的帳號共有八次提款,第一次是1000元,此後七次每次2000元,共計15000元錢。而且提款人是通過自動提款機,使用銀行卡正常輸入密碼的情況下,在黑龍江省以外的地方將錢提走的。而這一天,小蔡還在密山的新樓裡乾活,根本沒離開黑龍江。
密山市農行的工作人員分析,小蔡的錢被盜取存在兩種可能:一個是克隆卡,一個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而小蔡說他從未將存折密碼告訴過任何人,況且錢是通過省外的自動提款機提走的。而提款所需的銀行卡當時還在密山,所以第二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此,密山市農行的工作人員提出,小蔡的信用卡被克隆了。
目前,小蔡已向密山市公安局報了案。但公安人員表示,如果要查找源頭,需要到上海查中國農業銀行的原始數據。而即便查到了原始數據也無濟於事,因為提款機的錄像存儲時限為一個月,而報案時間距事發時間已超過了一個月,所以通過提款機監控錄像破案已不可能。
揭秘如何盜取銀行卡密碼
其手段主要有兩類:一是盜密者用眼睛直接在操作臺偷窺儲戶輸入的密碼;二是在自動取款機上設置微型錄像機,或者用望遠鏡把輸入密碼的過程拍攝下來。
對於從未使用過的存折和卡的賬號,盜密者一般會隱藏破譯。
如果密碼為123456或者六個8、六個6,就很容易被破譯;還有把讀卡器偷偷嵌入在自動提款機上,儲戶將銀行卡塞進提款機時,卡中信息也記錄在了讀卡器之中;三是黑客破譯。
新聞鏈接
新華社3月22日曾報導過鄭州一儲戶的34.9萬元存款被人通過網上銀行盜走,河南省獲嘉縣人民法院一審判銀行賠償儲戶的所有損失。
張磊是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某企業的負責人,2006年10月,他在某銀行開通了網上銀行。2007年9月17日,張磊在該存折上存了30餘萬元。當天下午2時許,當他到銀行取錢時,卻被告知賬戶上只剩560元。經詢問,原來是自己銀行卡上的存款34.9萬元被別人轉走支取了。在發現自己的存款被轉入姓名為丁嘉偉的借記卡上後,張磊曾多次要求支取存款,但均被獲嘉縣某銀行拒絕支取。為此,張磊認為銀行違反了其及時支取存款的合同義務,而基於此造成的損失被告應承擔賠償的違約責任。2007年11月8日,張磊將某銀行獲嘉縣支行起訴到獲嘉縣人民法院,請求支付存款34.9萬元及相應利息。
獲嘉縣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張磊在被告處開戶,並注冊辦理了電子銀行用戶,雙方即建立了儲蓄存款合同關系。被告在雙方之間的合同關系中,負有及時支取存款的義務。而本案中,被告在沒有證據證明,張磊存款被竊取的原因屬於張磊泄露了客戶證書及相應密碼的情況下,其仍應承擔及時支付存款的民事責任。
獲嘉縣人民法院宣判,被告某銀行獲嘉縣支行於判決生效後三日內給付儲戶張磊存款349000元及自2007年9月17日至判決確定的給付存款日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的相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