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市博物館曾經慈善機構 樓體兩面建築風格不同
2008-04-16 09:37:5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耿新
東北網4月16日訊 位於南崗區一曼街253號的哈爾濱市博物館,去年9月被批准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堪稱『雙面樓』,即前後兩面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此外,它還曾經是一所民間慈善機構的舊址,擁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尚在進行中,昨天,記者隨同哈市文管人員探查哈爾濱市博物館。據專家介紹,該樓正面帶有仿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特點,背面則帶有拜佔庭式建築風格的特點。建築前後兩面風格截然不同,而且保存很好,這在哈爾濱市並不多見,對於研究當時的歐式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據了解,該樓建於1929年,上世紀30年代成為一民間慈善機構的辦公場所。原籍山東省德平縣的傅巨川當時任該慈善機構負責人。他是哈爾濱早期的實業家。
據賈英哲介紹,該慈善機構不僅常年設立固定的慈善項目,而且還有因當時需要而設立的臨時慈善項目。其固定慈善項目包括:開辦施粥場所,冬令時節每天施粥兩餐;在道外區設一診所,長年為貧民免費治病;向貧民或小攤販低息貸款;在道外區設立幼稚園,共有100多名孩子;1935年在南崗區設立慈惠小學校,其宗旨是解決窮人孩子的學習問題。臨時性的慈善事業有以下幾項:給無錢回家的人路費,負責埋葬死於街頭的流浪者,給窮苦產婦臨時資助,向窮人施捨棉衣、糧食。1932年哈爾濱出現特大洪水,災情十分嚴重。該慈善機構組織了救災隊伍,救災人員乘舢板船於水上搶救災民,協助災民打撈財物,並發放衣物賑濟災民。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