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近冰窟救人大學生劉峰何曉波:做被需要的80後
2008-04-17 09:09:2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宇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7日訊 故事的主人公是哈工大航天學院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兩個學生劉峰和何曉波,3月8日中午,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從冰窟中救出了兩個女孩。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廳認為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並授予他們『黑龍江省優秀大學生』稱號。

  3月8日,劉峰、何曉波與同學一起相約去江邊放風箏。作為江浙長大的孩子,他倆很快就被松花江邊千裡冰封的景象所吸引,於是決定一起從冰面上穿江而過。忽聞求救聲,循聲跑去,他們看到了兩個落入冰窟的女孩。兩人一起將其中的一個女孩拉上了冰面,可是在救另一個女孩時,何曉波也落水了。幸好,劉峰得到岸邊路人相助,將何曉波拉出冰窟。其後,何曉波再次不顧危險,救出了另一名女孩。事後,劉峰與何曉波也並未與人提及此事,直到有一天兩個女孩的家長拿著鮮花和錦旗找到學校,大家纔得知此事。被救的兩個女孩是一對表姐妹,父母都是安徽來哈務工人員,這次特殊的經歷之後,兩個女孩與哈工大的學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劉峰與何曉波班上的同學開始輪流為兩個女孩補課,並且還給她們送去了學習用品。

  劉峰和何曉波的老師們說,瞬間的壯舉源於平時的積淀,他們在危急關頭能站出來、衝過去,絕非偶然。劉峰正直熱情,粗中帶細。劉峰的同學李博最難忘記的就是大一上學期期末回家前,劉峰在他枕邊放下的那張小卡片。卡片上面寫著:『大胖,相處半年了,兄弟跟你說一句,要昂起頭做人,無可厚非;但要低下頭做事,有時候戒驕戒躁,你會更加完美。我要回家了,感謝你盡地主之宜,下學期回來了,我給你帶家鄉的特產啊。』其實,劉峰給許多同學都送了卡片,那些卡片都是他上火車之前寫的,裡面裝著劉峰感謝同學的話語,也記下了他為同學提出的中肯建議。很多同學都說,看過之後,心頭一暖。

  何曉波做事永遠是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他的家境並不富裕,本可以申請助學貸款,然而當他看到更困難的同學需要幫助時,他悄悄地藏起了寫好的助學金申請表。事後,有人發現此事問起他的時候,他纔說:『那些同學比我更難,學校的助學機會應該留給他們,而我還可以做家教賺錢。』在何曉波的故事裡,雖沒有『雪中送炭』,但卻有『雨中送傘』。一日正在寢室看書的他,看見屋外大雨如注,想起下自習被大雨攔在教學樓裡的同學,再也坐不住了,借了六七把雨傘便衝向教學樓。他的同學說,當時看到何曉波滿頭是汗、氣喘吁吁的樣子,有種難言的感動。

  劉峰與何曉波在學習上各有所長。學院的老師們稱他倆是『窮理』與『致用』的典范。劉峰重在『窮理』,每遇難題,總是鍥而不捨地鑽研,是公認的解題高手。作為學習委員的他在班中一直名列前茅,上學期他在班中學習總成績第一,大二下學期劉峰又在著手進行科研項目《航天新材料制備工藝》的研究。考前,總有許多同學找劉峰問題,劉峰總是毫不吝惜自己的復習時間,一一耐心作答。在劉峰的倡導下,班級掀起共享學習資料的活動,而這一活動也是他們所在班級的學習成績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何曉波意在『致用』,他是班上第一個做家教的人,並且在大一寒假,就開始到IT企業打工了。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何曉波發現,倘若將自己本專業的知識與計算機專業的知識結合在一起會獲得更寬的就業面。於是他從C++語言開始自學了一系列的計算機課程。何曉波還列出了一張大學生畢業應該具備的證書清單,為自己定下了近期和遠期的目標。何曉波不僅自己探尋如何『致用』,並且還為班上的同學尋找『致用』的途徑,許多同學勤工儉學的工作就是他介紹的。

  采訪的最後,劉峰與何曉波告訴記者,被人需要纔是最幸福的,『80後』總是被人誤讀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代名詞,而他們就是要做被人需要的『80後』。

  劉峰(左)、何曉波(右)在課堂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