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以證管人"到"以房管人" 流動人口治安管理調查
2008-04-17 09:48: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文天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床位出租成為治安管理難點。

  東北網4月17日訊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城市。流動人口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為促進城市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黑龍江省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的加大,流動人口逐年增多,全省日流量百餘萬人,長期暫住人口80餘萬人。人口的流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給治安管理帶來了許多問題。

  公安機關調查顯示,黑龍江省刑事案件作案成員中,流動人口涉案成員佔四分之一比例;殺人案件流動人口佔殺人作案成員總數的五分之一。哈爾濱市一項調查顯示,2007年,該市公安派出所打擊的各類犯罪分子中,外來人口共2801人,其中租房者佔三分之一強。

  流動人口犯罪已成為一種主要的犯罪形態,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危害,出租房屋已成為流動人口犯罪案件的高發地和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加強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已是公安機關和相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

  4月15日起,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在全省范圍內統一開展流動人口、出租房屋大清查。省公安廳要求公安機關通過清查,了解黑龍江省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底數,暫住人口登記率要達到98%,錄入率要達到100%,暫住證辦證率要達到95%,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控得嚴。

  

  出租房屋引發治安隱患

  一些房主和房屋中介不按規定登記和辦理出租房屋手續,使房管部門和派出所很難及時了解和掌握出租房屋的使用情況

  今年春節期間,哈爾濱市南崗區發生一起特大殺人案。血案發生於河溝街的一家美發店內,來自林口縣的女青年馬某、王某、崔某被殺死在美發店的臥室內。哈爾濱市南崗警方20小時後破獲此案,偵查員將租住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某小區31棟5單元903室的犯罪嫌疑人康立國抓獲。居住在該小區的群眾不住咂舌:『想不到自己的鄰居房裡居然住的是殺人犯。』

  隨著大量流動人口湧入城市,出租房屋市場更加火爆。作為流動人口的主要暫住場所,出租房屋潛在著重大的治安隱患。流動人口往往利用出租房屋從事賣淫嫖娼、聚眾賭博、制黃販黃、制假販假,甚至進行殺人、搶劫、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出租房屋成為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和黑窩點。在哈爾濱市的各小區裡,出租屋隨處可見,各單元裡的出租房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少樓房租房戶佔住戶總量的一半。有的犯罪嫌疑人案發前就躲藏在出租屋內,很多居民擔心,如果這些犯罪嫌疑人沒有被抓捕歸案,那麼自己或者家人也許就是下一個受害者。

  哈爾濱市警方調查發現,流動人口犯罪的作案動機多為盜竊、搶劫、搶奪、詐騙等侵財犯罪,除此之外,犯罪行為觸犯的法律范圍較廣,還涉及傷害、容留介紹婦女賣淫、強奸、窩贓銷贓等違法犯罪行為。作案手段簡單,手法凶殘,不計後果,呈現低智能狀態,能偷則偷,能搶則搶,反抗即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流動人口支隊任玲紅支隊長介紹,從黑龍江省近年流動人口居住情況看,有近40%流動人口選擇出租屋作為落腳點,由於流動人口的特殊性,這些人多選擇城鄉結合部和偏僻近郊找房子,遠離控制視線。有的民警對出租房屋的管理大多停留在簽訂治安責任保證書上,沒有真正落實事後的管控措施和管理責任,利用或藏匿出租房屋違法犯罪較為突出。

  按規定,辦理出租房屋必須履行相關手續。一是房主和承租人達成租賃協議後,要主動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租賃管理部門備案,然後到房屋所在地派出所或社區警務室辦理出租房屋登記,並簽訂《出租房屋治安責任狀》,外來人口還要同時辦理《暫住證》。

  哈爾濱市和興路街道辦事處公路社區乾部介紹說,社區人員入戶登記時,個別房客從門鏡裡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就會假裝家裡沒人,堅持不開門。保健路街道辦事處三鐵社區主任表示,由於出租房裡經常出現問題,社區也加強了調查工作,社區也曾逐戶登記,可出租屋裡的房客流動性特別大,經常是住了很短一段時間就沒了蹤影。一旦聞聽社區乾部要來走訪,有的房客就有意躲避。

  據了解,由於出租房屋市場管理過松,有相當一部分房主和房屋中介,隨意介紹和出租房屋,甚至不問身份,不驗證件,只要給錢就行。另外,出租房屋有很大的隱蔽性。由於一些房主和房屋中介不按規定到房管部門和公安機關登記和辦理出租房屋手續,使房管部門和派出所很難及時了解和掌握出租房屋的使用情況,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失控漏管。目前哈市市區共有出租房5萬戶左右,去年全年到有關部門辦理房屋出租登記備案的僅為800人,僅佔全市出租房屋總數的1.6%。

  

  公安機關『單打獨斗』?

  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機構基本上有名無實,綜治成員單位之間缺少協作聯動,極大地制約了管理力量的整合和管理資源共享

  據了解,黑龍江省流動人口管理工作中,已陸續由單一靠派出所民警管理轉入社區實行綜合治理。目前,流動人口管理工作被納入了綜合治理考核范疇,黑龍江省也成立了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省內部分市地也成立了流動人口專門管理機構,大多數地、市基層派出所或社區警務室建立了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機構是建立了,可是,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省公安廳治安總隊韓玉林總隊長說:『各地雖然成立了專門機構,可不少地方的流動人口管理機構基本上是有名無實,一些地方對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中缺少主動性、積極性,綜治成員單位之間缺少協作聯動,信息通報制度不盡完善,極大地制約了管理力量的整合和管理資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公安機關單打獨斗,唱獨角戲。』

  哈爾濱市公安局戶政處副處長尹遜東說,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門,可是他們只是和為數不多的幾個部門有很好的合作,有些部門根本沒有聯系。

  據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流動人口支隊任玲紅支隊長介紹,2002年,國家取消了暫住人口治安管理費,對暫住人口管理工作影響很大。取消了賴以維持流動人口管理工作開展的治安費,但流動人口所需經費沒有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各級流動人口管理部門缺少經費保障,流動人口協管隊伍無法保持穩定,流動人口的通報協查、檔案簿冊建設、暫住人口信息系統數據維護等基礎業務工作無法開展和得到落實。

  在哈爾濱,近年來,除了社區民警外,由政府出資,從『4050』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中,聘用了471名治安協管員,協助社區負責流動人口管理和出租房屋管理。可是,面對30萬的市區流動人口,區區不足500名治安協管員如何管理過來?

  革新派出所副所長李叡說:『對流動人口的管理,最終還要落實在人,需要民警和協管員及社區工作人員有很好的配合,有高度的責任心,心思用到了,管理的也就會好,否則,就會差強人意。』

  記者在哈爾濱市的同樂社區采訪,感觸頗深。該社區4年沒有發生可防性刑事案件,居民安全感備增。作為省級安全社區,同樂社區把外來人口管理的很『到位』。社區4名民警,4名治安協管員,8名保安,還有20多人的黨員志願者隊伍,人多力量大,全部參與到外來人口管理;社區、警務室、物業公司,三方協同,你敲不開門我接著去,『你方唱罷我登場』,把外來人口走訪調查和出租房屋登記工作弄的井井有條。記者在社區警務室看到《出租房屋治安責任登記表》,房主、租房戶、詳細地址、聯系方式,一目了然。本市租房戶、外地來哈租房戶用紅色、綠色字區別。『全社區共有租房戶321戶、521口人,全部登記在案。』社區主任李桂芝說。

  社區警務室高維海警長向記者介紹說,同樂社區建立了社區人口管理委員會,由警長和社區主任負總責,下設4個責任區分管會,分管會又設立若乾小組,由居民組長負責,形成了三級管理。同時,大量吸收社區委組乾部和社區居民參與人口管理,人口登記和入戶核查相結合,有效解決了社區外來人口動態居住狀況與社區民警入戶核查有時限、定向的矛盾,解決了外來人口漏管問題。社區明確規定,租房戶、暫住人口入住須3日內向民警匯報,社區民警定期與居民小組長進行人口變化情況比對。社區民警持出租房屋戶登記總表,單元組長持單元表,民警與組長和社區主任持表隨時比對,使民警能隨時隨地准確掌握人口變動情況。

  記者還了解到,同樂社區給區內的3個房屋中介立下規矩:辦理房屋租賃必須持有效證件,否則不能辦理;登記必須詳細真實,便於民警核查;租房交易達成後必須向民警報告。目前,同樂社區內出租房屋登記率100%,《暫住證》辦證率100%。

  高維海警長說,在外來人口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強自身的『責任心』建設,用『心』去工作,用『心』去打動社區居民,這是做好社區人口管理工作的根本。

  同樂社區的做法,值得提倡。

  可以說,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涉及面廣,需要投入大量的行政資源和社會資源。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也要運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利用社會資源為流動人口提供服務,使流動人口能夠更好的安居樂業,逐漸實現由政府部門管理服務向社會化服務管理轉變。

  

  

  《暫住證》的尷尬

  《暫住證》缺少公信力和法律效力,違法用工和不按規定申報的暫住登記現象較為普遍,造成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失控漏管

  李成從綏化來哈爾濱打工有一段日子了,在哈爾濱開出租車的親戚希望李成能替他開車,讓李成考駕照。在哈爾濱,外地人只有持《暫住證》纔能考駕照。於是,李成來到派出所,要求辦理《暫住證》。

  《暫住證》制度是我國在流動人口管理中的一項基礎制度,按規定,所有在異地居住3天以上,擬住一個月以上,年滿16周歲的暫住人口都要辦理《暫住證》。公安機關對其進行登記、發證、調查、采集信息錄入微機,納入實有人口管理。辦理了《暫住證》,公安機關能掌握辦證的個人情況和活動動向,可以對治安管理提供基礎信息,便於民警工作,若有案件發生,能盡可能快地梳理線索,排查犯罪嫌疑人。

  據哈爾濱市公安局戶政處尹遜東副處長介紹,近幾年,哈爾濱市的暫住人口保持在30萬人左右,可是實際流動人口數絕對要大於這一數字。『有20%左右的暫住人口沒有辦理《暫住證》,公安機關無法掌握。』

  『辦《暫住證》的人,基本上沒有主動申請來辦的,都是民警主動上門去辦理。主動來辦理的,都是想辦《暫住證》後去辦事。』哈爾濱市革新派出所副所長李叡說。

  據李叡介紹,為轄區內的飯店、浴池等用工單位的外來人口辦《暫住證》相對來講容易,民警要求,用工單位配合,在這些單位工作的外來人口都能辦理《暫住證》,最難的就是分散在居民樓的外來務工者,民警白天去找,幾乎找不到人,有時候民警晚上去找,也不易找到人。有的外來務工者甚至躲著民警,就是不想花5元錢辦《暫住證》。

  在很多外來人眼裡,《暫住證》沒有用途。按規定,用工單位聘用外來員工,必須讓對方出示《暫住證》,可是在黑龍江省各城市,用工單位根本不遵守這一規定,頂多看一眼身份證了事。

  很多人認為,在哈爾濱,除了考駕照,辦理出租車營運手續外,《暫住證》幾乎沒有別的作用。《暫住證》得不到相關部門的認可,辦理《暫住證》卻無法使辦證者享受到市民待遇,使《暫住證》缺少了法律效力和公信力,無法調動暫住者的辦證積極性,暫住者主動辦證意識差也就無足為怪了。

  暫住人口不辦理《暫住證》,公安機關除了對其批評教育外,根據有關規定,只能對其處以50元的罰款。可是,對方不認賬,拒絕交罰款,公安機關也無可奈何,現行一些法規對此等違規行為處罰的可操作性不強,若要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卻沒有法律依據,不能對其采取強制措施,只能通過法院裁決。公安機關本來警力就有限,不可能因為50元的罰款而投入大量精力去跑法院。

  也正是《暫住證》缺少公信力和法律效力這一原因,違法用工和不按規定申報的暫住登記現象較為普遍,使普遍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形成惡性循環,造成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失控漏管,繼而引發嚴重的治安問題。

  據尹遜東副處長介紹,哈爾濱市公安局正積極向市綜治委匯報,變《暫住證》為《居住證》,實行『一證通』管理制度,尊重人權,消除歧視,通過『一證通』管理制度的實施和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作用的有效發揮,為暫住人口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發展環境。

  尹遜東副處長說,《居住證》制度是要保障流動人口享受市民待遇,而不是《暫住證》制度的翻版。實行居住證制度,保證領取居住證的流動人口與當地居民在納稅等方面履行同等義務的同時,在求職務工、司法援助、社會保險、住房貸款、購車掛牌、汽車駕照、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等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為持有《居住證》的外來暫住人口進行職業介紹,提供就業技能培訓,解決工資拖欠,勞動合同糾紛仲裁等;工商部門為持證的外來進城經商的暫住人口辦理營業執照;教育部門為持有《居住證》人員子女入學、入托提供保障等。

  省公安廳治安總隊韓玉林總隊長說,靠登記證進行管理是我國社會管理的傳統辦法,但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和人口的大規模流動,僅僅依靠發證來管理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今後,改革流動人口管理辦法,在重視證件管理的同時,應該實行『以房管人』和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管理,加快建立包括流動人口數據庫、出租房屋數據庫、用工單位數據庫在內的流動人口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流動人口、出租房屋大清查進行時

  暫住人口登記率要達到98%,錄入率要達到100%,暫住證辦證率要達到95%

  記者在哈爾濱市公安局采訪時了解到,該市從3月中旬起,已開始集中清理整頓出租房屋。

  據尹遜東副處長介紹,為加強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有效預防、發現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哈爾濱市公安局在3月24日至28日的5天時間,組織派出所民警和治安協管員對全市的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進行一次集中走訪調查和清理整頓。行動中按照樓院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原則,對轄區出租房屋、店鋪作坊、行業場所、建築工地等逐門逐人開展調查,全面做好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調查、信息采集等工作。清理『三無』人員,嚴厲打擊藏匿其中的逃犯和違法犯罪嫌疑人,對違法違規租賃房屋的,將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及時予以取締和處罰。

  據悉,根據去年調查統計,哈爾濱市共有租賃房屋70107戶,其中市區約50000戶左右。從去年6月起,哈爾濱市公安部門開始進行出租房屋的信息采集工作,包括房屋的結構,房客的狀況等信息。目前,哈爾濱市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工作已經完成了70%,到今年6月,全市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工作將全部完成,全市約7萬出租房屋信息實行全市聯網,。下一步,公安部門將與房產部門聯網,做到信息互通。有關部門將對房客的變化隨時更新,隨時登記,以做到動態掌握,實現信息『完整、鮮活、准確』的目標。

  哈爾濱市還將推出租賃房屋分層次管理新舉措———對在社區內租房,以務工、經商為謀生手段的住戶,按常住人口進行統一管理;對集中居住在用工單位、建築單位和施工現場等的人口,主要依靠法人力量協同管理,做到『誰用工,誰負責』;對有前科劣跡以及無有效身份證件的要進行深入調查,重點管;對單身租房戶及多人合租、民警敲不開門、見不到人,流動性大、交往關系復雜的租住戶,參照重點人口,嚴格管理。

  從4月15日至7月15日,省公安廳在全省范圍內統一開展流動人口、出租房屋清查行動。省公安廳要求:必須准確了解黑龍江省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底數,暫住人口登記率要達到98%,錄入率要達到100%,暫住證辦證率要達到95%,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控得嚴。

  據了解,在此次清查行動中,公安機關將大力推進暫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館業管理系統建設,完善系統實時錄入、實時關聯、自動比對、自動報警等信息化功能,以及時發現和抓獲在逃人員,服務公安工作需要。

  省公安廳治安總隊長韓玉林總隊長表示,各地要以此次清查行動為契機,規范流動人口管理機構的建設,突出發揮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的職能,公安機關會主動與房管、城管、勞動保障、人口計生、工商等部門溝通,互通情況和信息,形成工作合力,以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