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治理『白色垃圾』閃電戰還是持久戰?
2008-04-22 15:57: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閆雪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2日訊 在城鄉結合部、鐵路沿線、出城口、內河沿岸及城區內的背街背巷,一場『白色垃圾』圍剿戰在哈爾濱全城打響

  哈爾濱新一輪『白色垃圾』整治戰役再次打響。

  駐哈部隊也加入到『白色垃圾』治理工作中來。記者 閆雪峰 攝

  今年的春季市容整治行動中,『白色污染』成了整個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轟轟烈烈大搞整治戰役之時,面對背街背巷、鐵路沿線、城鄉結合部白花花的塑料袋和多年沒人清理的生活垃圾,市民們真希望清除白色垃圾,要找一個好的方法,打一場『持久戰』。

  治理白色垃圾冰城吹響『集結號』

  近日,『白色垃圾』成了哈爾濱市關注焦點。隨著出城口、城鄉結合部、內河沿岸、鐵路沿線等衛生死角『白色垃圾』集中地的披露,白色污染觸目驚心的局面再次讓人們關注。

  據了解,春季以來,哈市多次進行環境綜合整治,號召全市人民從我做起,向白色污染宣戰。特別是4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同志帶領四大班子的領導,帶頭參加撿拾白色垃圾活動。當日,1.3萬餘人對出城口、城鄉結合部等主要的市區出入口撿拾公路兩側邊溝、綠地白色垃圾。而剛剛出臺的《哈爾濱市迎接大冬會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再次將哈市整治白色垃圾推向了一個高潮。

  『白色垃圾』暴露管理『缺位』

  『白色垃圾』不僅造成嚴重的視覺污染,而且,由於難降解,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對人體健康、家畜、野生動物的生存造成一定的隱患。

  據了解,目前哈市白色垃圾主要存在於城鄉結合部、鐵路沿線、出城口、內河沿岸以及城區內的背街背巷。

  哈市一名環衛工作者表示,按照規定,哈爾濱市環衛部門負責城區內的垃圾管理,鐵路兩側30米范圍內的衛生保潔應該由鐵路部門來完成,公路兩側邊溝以外至少一米范圍內屬於公路部門的管理范疇,內河堤壩以外一定范圍內的衛生應該由水務部門負責管理。而城鄉結合部處,建成區以內歸環衛部門負責,以外由鄉鎮的管理部門負責。然而,近幾年隨著城區的不斷擴大,城鄉結合部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責任主體不清已經成為城鄉結合部垃圾無人清理的主要原因。

  一位環保專家坦言,城市的出城口、鐵路沿線、內河兩側居住著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那裡也有很多的黑加工點,以及大量靠揀拾垃圾為生的人。他們隨意丟棄垃圾,而且,市區的一些單位和個人為了圖省事,也將垃圾扔到這些管理盲區,造成了這些地方成了衛生死角。『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管理部門管理不到位,甚至管理缺失,造成這些地方成了白色垃圾的聚集地。』

  哈市城管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充,哈爾濱城市管理設施條件已經明顯滯後。目前,根據國家規定,哈市背街背巷垃圾箱還缺1.5萬個,還有200條街路沒有排水設施,20%的環衛車輛屬於超期服役,環衛工人不足,清理力度不夠,管理不到位。

  以上這些原因,造成哈市『白色垃圾』肆意蔓延。

  治理『白色垃圾』還應從根抓起

  根治『白色垃圾』迫在眉睫。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將白色垃圾根除?哈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治理白色污染要形成一套專群結合的管護系統和長效機制,而建立長效機制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劃分責任,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細化到每一條街道小巷,到每一個公廁和垃圾站。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市管理體制,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社會監督,依法管理』的衛生管理新格局。

  哈市社科院的一位專家表示,6月1日,『限塑令』將是對市民原有生活方式的一種挑戰,從免費到收費,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它勢必會使白色垃圾得到有效控制。前提條件是責任部門要加強集貿市場、早夜市的管理,讓『限塑令』得到真正落實,提昇市民使用環保購物袋的意識。而要想在源頭上徹底控制白色污染,管理部門應該將重點落在生產塑料制品的企業上,嚴厲打擊違規生產塑料袋的黑加工點,加強正規企業的管理,杜絕劣質塑料袋流入市場。

  哈爾濱市一位政府官員表示,清潔美觀的城市環境既是城市形象,也和市民的文明素質和精神面貌直接相連。希望哈爾濱人對待門前垃圾,也一樣能夠像掃雪那樣積極主動。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國地球日宣傳主題與國際地球年中國行動口號一致,為『認識地球,和諧發展』。哈爾濱市確定的主題是:節能減排、全民參與。希望冰城的全體市民都能夠行動起來,各負其責,共同把我們的城市美化好、建設好。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