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 記者22日從黑龍江省城市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會議上獲悉:從今年開始,黑龍江省政府將集中力量加快城市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利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全省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使居住在棚戶區的100餘萬戶,300多萬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用8年時間基本消滅農村泥草房。每年平均改造建設20萬戶農房,85%以上的泥草房得到改造建設,改造建設的農房中70%以上為節能節地環保型住房;90%的農房達到平均每人26平方米的小康住房標准。
為推進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決定從新增財力中每年安排改造專項資金2億元,按"以獎代補"原則,對完成或超額完成省政府棚戶區改造責任的目標市、縣政府予以獎勵。棚戶區改造,配建廉租房的,省直有關部門向國家爭取每平方米補助200元;地方政府可從財政預算、土地出讓金10%以上的淨收益、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部分安排廉租房建設。今年在省級新增財力中安排農村泥草房改造專項資金1億元,明年起列入省級財政預算,連續5年,按照分類補助的原則,用於農村特困戶、貧困戶、一般戶的建房補助。省政府2008年和2009年每年安排示范村基礎設施專項補貼資金6000萬元,用於道路、排水邊溝、過街橋涵等改造村容村貌的項目建設補貼。市、縣政府要從土地出讓金、城市建設維護稅、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各拿出10%,專項用於農村泥草房改造建設的補助。
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以行政劃撥的方式提供;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所得土地收益,按收支兩條線規定管理,全部用於棚戶區改造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項目一律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棚戶區居民因拆遷而重新購買的普通住房價款未超出拆遷補償款的免征契稅。棚戶區拆遷補償安置,采取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的方式,被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的,原則上實行"拆一還一",回遷最低保障戶型和上靠戶型面積標准(最低保障戶型不得小於40平方米),超出原面積部分按不高於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購買,超出上靠戶型面積部分按市場價格購買。無購買能力的低保戶可確認為公有產權,實行廉租辦法;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的金額應當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成新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在住房保障上,各地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配建比例要達到總規模的30%以上。
農村泥草房改造重點向農村困難群體傾斜,搬遷居民入住新區後,采取有針對性措施,進行住宅區服務和管理。
名詞解釋:棚戶區
城市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黑龍江省十次黨代會將其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省政府將其列為"十項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棚戶區是指城市建成區范圍內2萬平方米以上集中連片、平房密度相對較大、貧困人口居多、建設使用年限久和環境衛生髒亂差等的區域。另據統計,在黑龍江省農村,目前還有約180萬戶泥草房,有630萬鄉村人口居住在泥草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