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4日訊 高標准高質量搞好春耕生產是事關全年糧食持續增產、農業持續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的一件大事。今年,面對旱情嚴重、農資價格大幅上漲等不利因素,寶清縣在抓備春耕生產中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的思想,努力提高機械化、水利化、標准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精心組織,強力推進,全縣的備春耕生產正在高標准高質量運行。
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剛剛結束,寶清縣政府立即對備春耕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和安排,同時,從縣直單位抽調了100名機關乾部,從農口部門抽調了50名農業技術人員派駐到鄉鎮、村屯指導備春耕工作。鄉鎮每村派駐包村乾部,宣傳中央1號文件精神,推進備春耕生產。縣鄉乾部在下基層工作中積極開展了送政策、送信息、送科技、送溫暖活動。寶清縣政府還成立了抗災領導小組,現已完成抗旱除澇、病蟲害防治工作方案和預案的制定工作。
農業基礎建設是備春耕生產的基石。2007年秋,寶清縣完成農田水利土方工程150萬立方米,修復水毀工程20處,加固堤防10公裡,清淤渠道200公裡,打抗旱機井17眼,新增抗旱設備46臺套。今春,全縣計劃新增大型抗旱機井24眼,小型抗旱機井500眼,維修攔河壩12處,泵站檢修21座,為抗春旱提供保障。今年,寶清縣計劃春整地170萬畝,大型拖拉機1。2萬臺、配套農機具2。5萬臺均已全部完成檢修工作。計劃實施配土施肥面積35萬畝,落實肥效試驗、校正試驗各10個。開展保護地栽培,全縣保護地栽培面積2.5萬畝,提高了耕地的質量和效益。
2008年,寶清縣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穩定增加水稻、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全縣實播面積260萬畝,糧豆薯計劃種植面積208萬畝,經濟作物重點發展白瓜、甜菜、毛蔥等高產高效作物。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45家,加工能力80萬噸。把轉移勞動力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有效途徑,2008年全縣計劃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6.5萬人,勞務收入2.8億元,目前已累計轉移2.8萬人。
寶清縣積極做好春耕資金物資的落實工作,現已籌集生產資金4.8億元,化肥3.5萬噸,農藥60噸,農膜284噸,種子0.8萬噸,農家肥積造40萬立方米。鄉鎮包村乾部和村黨員乾部對貧災戶、勞戶積極包扶,幫助協調解決春耕資金、物資和土地代耕問題,保證他們適時種上地、種好地。
按照全縣糧食產業帶分布情況,寶清縣建立了糧食高產區,落實大豆面積70萬畝,水稻面積21萬畝,玉米面積45萬畝。縣農委抽調25名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縣級農技人員專門負責糧食高產區的技術工作,高產區內堅持統一選種、統一整地、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播種的原則,提高標准化技術到位率。
為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確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寶清縣加大了標准化種植的推廣力度,全縣已舉辦各種農業技術培訓班282期,培訓農民4.2萬人次,落實種子繁育基地7.7萬畝,計劃推廣大豆窄行密植3萬畝,玉米通透栽培3萬畝,水稻大中棚育苗栽培25萬畝,水稻節水配套技術7萬畝,測土配方施肥35萬畝,白瓜高產栽培20萬畝,大豆標准化栽培100萬畝。全縣計劃建立10個標准化科技園區,每個鄉鎮1個,總面積1.5萬畝,設立展示標牌。
目前,寶清縣已做好2008年糧食直補、水稻良種補貼已全部兌付到位,為春耕生產輸入了資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