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李延龍成黑龍江省殘疾人捐角膜第一人
2008-04-26 14:13:2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楊雪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他從一個自行車修理部做起,發展成如今的飛龍輪胎銷售公司,還先後在公司內安置20多名下崗職工。

  他曾被選為黑龍江省優秀殘疾人、省殘疾人『自強創業之星』,還被中殘聯評為『文化助殘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殘疾人專職委員。

  張海迪曾親自與他會面,高度贊揚他。

  他就是『飛龍殘疾人合唱團』創始人、殘疾人捐獻角膜集體簽字儀式的發起人之一、全省第一位捐獻角膜的殘疾人李延龍。

後排左一為李延龍。

  送別是安靜的

  25日17時35分,香坊區省醫院住院處病房內,李延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醫生捧著裝有李延龍眼角膜的保溫罐

  聞訊趕來的記者經過擁擠的走廊,來到李延龍的病房。李延龍兒時患有小兒麻痺,從此就沒離開過拐杖。走廊裡滿是前來為李延龍送別的人,人群中也有很多殘疾人,他們或坐著輪椅,或拄著拐杖。送別是安靜的,但是人們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悲傷。

醫生將眼角膜取出放入容器

  由於接到消息時黑龍江省眼庫工作人員已經下班了,為了保證在6小時內取出角膜,飛龍殘疾人合唱團的團員主動開車將已經到家的醫生接到醫院。李延龍70多歲的老母親看見取眼角膜的醫生來了,執意要留下陪伴兒子,還說:『我不會礙事的,我知道他的心願。』在醫生的勸說下,坐著輪椅的老母親和李延龍的妻子、妹妹站在門口凝望片刻後,主動離開了病房。18時50分,兩名眼庫的醫生將完好的角膜小心放入保溫罐中,這時,李延龍的兒子亮亮進入病房,伸手抱起裝有父親眼角膜的保溫罐,眼淚靜靜地落下來。

  他曾發起殘疾人捐角膜

  一直在手術現場的市殘聯副理事長蓋景福對記者說:『他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是我們殘疾人學習的榜樣。』同在現場的省肢殘協會主席杜仲告訴記者:『今天上午,他特意給我打來電話,他怕捐獻角膜時家屬想不通,特意讓我來做見證人,讓我一定支持他完成遺願。』他還告訴記者,在2004年時,李延龍就號召殘疾人捐獻出自己的角膜,幫助盲人重見光明,並與100餘名殘疾人現場簽訂了眼角膜捐贈協議。2006年他被確診為肝癌後,捐獻眼角膜成為他最關注的事情。他積極聯系受贈人並主動到公證處進行公證。

  3月份李延龍看到了本報報道的王幫辦義工魏純艷的事跡後,深受感動,召集家人做思想工作,再次表明他的決心。在他的勸說下,家人理解了他,70多歲的老母親還主動簽訂了捐獻遺體的協議,用最有力的行動支持兒子的義舉。

  南崗區殘聯理事長王建梅告訴記者,李延龍常說,獻愛心不光是正常人的事,殘疾人更應該獻愛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曾經幫助過特困肢殘人李麗華買輪椅,為聾女劉冬梅親自操辦婚事,為鄰居獨居老人安裝『愛心門鈴』。松花江水污染期間,他為社區的殘疾人購買了幾十箱純淨水,並親自一一送到殘疾人手中。

  自己創立殘疾人合唱團

  李延龍常說,殘疾人不比正常人差,正常人能做到的,咱們殘疾人也能做到。2004年,李延龍自掏腰包組建『飛龍殘疾人合唱團』,目前該團共有70餘名團員,上至80多歲的殘疾老人,下到10多歲的殘疾兒童。由他作詞的《自強之歌》被確定為黑龍江省肢殘人協會的會歌,多次參加過省市和全國的比賽並獲大獎,唱出了殘疾人自強不息的風采。中國殘聯副主席張海迪曾給予了高度評價。如今,他對殘疾人的關愛和自強的精神,已經廣為流傳。

  令人遺憾的是,就在記者發稿前,從黑龍江省眼庫傳來消息,李延龍因為患有乙肝,將不能為盲人移植角膜,只能移植板層。為李延龍實施手術的醫生冷菲說:『非常可惜不能移植角膜完成逝者的遺願。但是我們可以保留角膜中的板層,一樣對眼疾患者有治療的意義。我們對殘疾人士李延龍的義舉深為感動,因為他是我省首例完成捐獻角膜心願的殘疾人。』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