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訊 眾所周知,近年來,超限超載車輛已經成為損壞公路、引發交通事故的頭號殺手。據統計,道路安全事故有70%是由於車輛超限超載引發的;50%的群死群傷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與超限超載有直接關系。超限超載車輛嚴重損壞了公路基礎設施,致使公路路面損壞,橋梁斷裂,公路使用年限縮短。全國公路因車輛超限超載造成的損失超過300億元,黑龍江省情況尤為突出,治超迫在眉睫。
4月1日至7月10日,黑龍江省開展『治超限、保暢通百日會戰』行動。近一個月來,『治超領導小組』從省公路局抽調21個人組成5個推進組對全省治理超限超載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強化源頭監管,重點是對『大噸小標』、非法改裝、拼裝車進行嚴管重罰,嚴禁車貨總重超過55噸的非法超限超載車輛上路過橋。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理,目前黑龍江省公路超限超載車輛已由過去的6%降至4%以下。
1、『雙超』使公路年『失血』5000萬
在佳木斯市4479公裡的路面上,每天通過貨車3600臺次左右,其中大型車輛約2160臺次,超限超載車輛佔60%左右。以樺南、富錦為例,省道樺川至富錦公路105公裡,是佳木斯區域交通運輸主動脈,1997年竣工,由於超負荷使用,7年來共斷板914塊,直接損失381萬元;樺石公路是樺南縣東部運輸主要通道,煤炭、礦石、水泥等重型貨物運輸量非常大,因超限造成斷板近50%,兩條公路維修費用合計916萬元左右。
超載車輛屢禁難止。王偉東攝
幾天前,記者與治超執法人員一行驅車駛上了哈大高速公路,這條曾被譽為全國一流的『白色高等級公路』,如今卻是疤痕密布,一條條用瀝青補填的裂痕,就如蜈蚣般趴在133.2公裡的路面上,個別水泥路面已經又被隔離,表層全部挖開准備重新修補。『按照設計要求,哈大高速的路面裂痕超過千分之三就要重修,可現在每一塊路面幾乎都存在裂痕,公路的使用壽命也從20年降低到了十幾年,這都是超限超載貨車惹的禍。經測算,超限超載車輛使黑龍江省公路每年產生5000萬經濟損失。』采訪中,省公路局副局長劉玉偉懮心地對記者說。
由此可見,治超迫在眉睫。
2、為不堪重壓的公路『減負』
據省公路局路政處負責人說,此次治超工作,交通部門已經與交警部門聯手,對於駛入黑龍江省公路的超限超載車,將采取堵截、疏導、卸載、拆解等方式,讓其無處遁形。
記者郭俊峰攝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黑龍江省90個檢查站點和卸貨場地已全面啟動,在站點前1000米、500米的位置都分別設置了安全防護設施、檢測過渡區和引導標志,卸貨場地配備了插車、鏟車、吊車等卸載機具,備有充足的裝卸工人。全省各地共設置固定檢測站90個,流動檢測站52個。在黑大公路蘭西治超檢測站,記者看到,該站點投資200多萬元引進的治超儀器是國家標准的150噸固定式電子汽車衡,檢測精度正負不超過20公斤,檢測和處罰工作全部實施計算機管理,並全程進行監控。省公路養護總段段長王軍說:『因治超及時,每年春季那些拉建築材料的總重超過百噸的車輛都不敢再上公路,所以,今年黑大公路沒有出現春季翻漿情況。』
因『雙超』車輛減少,今年在哈同、哈綏等公路春季翻漿情況也明顯減少。
3、運輸企業嘗到甜頭
『雙超』車被擋在了路外,交通事故少了,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運價也有輕微浮動。依蘭煤氣運輸部的鄒元海說,過去運價低,運輸企業惡性競爭,只能單純靠提高單趟運輸量來提昇運輸效率,輕卡當中卡用,中卡當重卡用,重卡當小火車用。但由此運輸速度降低了、故障率增加了、車輛壽命也縮短了,很大程度抵消了超載所帶來的『效率』。治超以來,運費比過去上漲了20%左右,輪胎也由過去只能跑8萬公裡增加到11萬公裡。治超後,運輸企業的效益反而更好了。
哈飛中遠物流、龍達物流公司是哈飛汽車的承運單位,他們共有車輛1400臺,尺寸都在長27.5米、寬3米、高4.4米,按規定上路車輛最長是18米、寬2.5米、高4米。為此,省公路局路政處主動為該企業辦理了超限車輛通行證,並將過去一車一次一辦改為辦理一次可通行3個月,3個月後用舊證換新證的新管理辦法。該物流公司的屈連峰對記者說,過去因一車一辦,辦不及時就會挨罰,而現在好了,所有車輛都輸入了收費系統,實行微機管理,提高了運輸效率。
佳木斯市約翰迪爾聯合收割機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農機行業的骨乾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內蒙、新疆等地區,平均日外運30多臺機器。由於收割機是不可解體的農機設備,裝車後都存在著超長、超高、超寬的現象,因此每次送貨都會接到罰單。不久前,省公路局路政處主動到企業了解情況,對該企業運輸車輛的數量和裝載產品後車輛的外廓尺寸進行了統計並輸入微機,為該企業辦理了全國統一的超限運輸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