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訊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設改造工程列入今年舉全市之力實施的『十項重點工程』。城鄉建設與交通戰線乾部職工,領目標、接任務,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建設理念,圍繞把佳木斯市建成以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口岸貿易、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黑龍江省東北部中心生態城市的目標,凝神聚力,真抓實乾,重點抓好『一個龍頭』,實施六大工程,破解兩大難題。全力推進城市建設改造工程,逐步把佳木斯建設成生態環境優良、服務功能完善、市容衛生潔淨的宜商宜居宜業城市。
佳木斯將成為區域生態型中心城市。曹軍攝
老區改造新區開發
建設城市、經營城市、發展城市,首先就要以規劃為龍頭,高起點設計好城市發展藍圖。落實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重點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做好控詳規劃。老區改造提昇主要圍繞『1633工程』全面規劃。即重點搞好一軸、六線、三點商圈、三個出口昇級規劃。一軸即長安路中心線,六線即沿江線、杏林線、站前線、長青線、勝利線、紅旗線。圍繞三點打造大三角商圈即長安路從百貨大樓至新瑪特,解放路至德祥街,西林路從西菜市至文久商店區域。建好『三個出口』,即西、南、北三個出口。
新區規劃要在總體框架下分步推進,近期規劃8.4平方公裡、約10萬人口、以行政文化人居為主的起步區。重點是以西區路網框架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重要公用設施建設規劃以及住宅開發小區的規劃設計,同時抓好規劃的實施和批後管理,確保規劃的嚴肅性。
優化資源經營城市
探索經營城市新路,破解融資難題。要在經營城市上大膽改革,整合城市資源,嚴格土地管理,有償出讓土地,獲取收益。對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有償轉讓,招商選資,拓寬融資渠道,對城市基礎設施實行BOT、BT等形式合作,加強與開發銀行等金融部門的聯系,拓寬國外貸款渠道,增加城建投入。強力推進改革,破解城建體制難題。針對改革滯後問題,利用國家解決企業工資歷史拖欠的契機,采取組建集團、改制民營、股份制合作等多種方式,加快企業改革進程。按照整合優化資源、降低消耗、效益最大的目標,以企業化、市場化為主要途徑,全面加快建設事業單位改革步伐,確保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
六大工程提昇城市品位
以提昇城市品位為主線,高標准建設六大工程。實施生態園林工程。力爭用5年時間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形成道路綠化、水系綠化、企事業庭院綠化、居民小區綠化及公園景區配套建設全方位、特點鮮明的綠化體系。今年重點推進以兩帶兩路一體系為重點的生態園林建設。兩帶即沿江景觀帶和王三五河生態長廊。兩路即長安路、紅旗路精品綠化帶,一體系即企事業庭院和小區綠化。
佳木斯還實施供熱擴網工程。供熱擴網總體上三年內把市中心區小鍋爐全部並入大網集中供熱,新增供熱面積1037萬平方米。加快熱電聯產建設步伐,解決好熱源問題。協調達爾凱等投資商加大投入,對市區內管網進行改造並網。2008年並網52座鍋爐房,建設供熱乾線5.3公裡,增加供熱面積196萬平方米。同時對西區、南區熱源進行改造建設。
同時,實施燃氣擴網工程。三年內在主城區新增天然氣入戶7.1萬戶,計劃鋪設中低壓管網75公裡。2008年要通過招商引資,抓好氣源和管網建設。按照先居民後工業、商服的原則,優先保障居民天然氣供應,完成年開發2.2萬戶的目標。同時抓好東興煤化工1.6億立方米煤氣擴建項目,爭取1號爐投產。
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總體上三年內完成中心城區55個地塊329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今年要全力實施『125工程』(即棚戶區改造完成100萬平方米,廉租房實物配租200戶,租金補貼配租5000戶),通過采取政府集中拆遷、淨地出讓、統一規劃、連片開發的方式,重點改造棚戶區33塊102萬平方米。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啟動安居工程,重點解決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
實施路橋暢通工程。總體上按照完善老區、配套新區的原則,重點抓好西區路網建設,拉大城市骨架,增加開發建設空間。今年主要圍繞主乾道路維修,結轉道路新建,巷道、橋梁新建展開。打通瓶頸,形成道路網絡,方便群眾生活、提高城市服務功能。在道路維修上主要是對市區33條主乾道路、66條區街巷道進行全面維修。要重點確保結轉的光復路、沿江東路全線完工,確保光復立交橋完工通行,並新建跨王三五河的四座橋梁,改善『道梗阻』問題。建設好安慶互通連接線,新建農村公路、通鄉公路965公裡。
最後實施環境淨化工程。以保障群眾生活、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為目標,重點提高保證水質、治理環境污染、市容淨化亮化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水平。今年重點推進水質淨化工程、消煙除塵、市容淨化亮化、民心連通四項工程。強化市容衛生長效管理,做到全覆蓋,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