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9日訊 去年四季度,國家工商、郵政部門在全國開展了一項針對快遞服務的專業調查。近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主要城市的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的滿意度只有66.2%。記者在消協了解到,哈爾濱市快遞服務同樣存在一些共性問題。
5日,市民黃小姐在網上花158元買了一件瓷瓶。5天後,哈爾濱美順快遞公司送貨員纔把貨送到,稱遲到理由是天氣不好。送貨員要求黃小姐先簽字再驗貨。黃小姐拆封發現瓷瓶破裂,送貨員不接受退貨,稱可能是賣家提供貨品有問題,隨即離去。
記者調查,哈爾濱市多數快遞公司現行服務規定都是『先簽字再驗貨』,其中圓通快遞公司人士解釋,簽字代表認定貨物的外包裝無破損,至於裡面的物品出現破損,快遞公司是不負責的。
據了解,今年1月1日,國家出臺了《快遞業服務標准》,其中明確規定,快遞公司在受理重要物品或易損壞物品時,盡量讓托運人采用保價(保險)的方式。並填寫《快遞詳情單》,核對物品的品名狀態等,以便處理售後問題。市消協人士認為,黃小姐遇到的快遞公司在接受委托前後,都沒有按《標准》履行義務。『先簽字再驗貨』這樣的規定,使快遞公司規避了破損的風險。
調查顯示,消費者經常遇到的是快件遲到問題。《快遞業服務標准》對此明確規定,同城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24小時;國內異地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72小時。分別超過3、7天,將被視為『徹底延誤』,不能再用天氣因素等『不可抗力』的解釋搪塞消費者。
記者從消協了解到,哈爾濱市快遞投訴還包括代收、代簽等規范服務。在南崗區曾發生過幾起送貨員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讓物業人員代收、結果貨品丟失的糾紛。這種『見貨不見人』的服務,在《快遞業服務標准》中,也被明確禁止。
消協人士認為,快遞服務長時間運行『霸王條款』,與監管缺失行業自律差有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快遞與我們的生活關聯越來越密切。消協提醒消費者,遇到違反《快遞業服務標准》的快遞糾紛,可以到工商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投訴。這樣既保護自己的權益又會促進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