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日訊 題:咱們勞動者有智慧(一) 王英武改刀絕活 廢刀變寶
記者 印蕾
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勞動創造著美好的生活。他們是一群普通的勞動者,盡管胸前沒有太多的獎章;他們又是一群不太普通的勞動者,在哈爾濱市各大企事業單位開展的『名師帶高徒』活動的舞臺上,他們因學習新知識、鑽研新技能、練就一手絕活脫穎而出。
多年前,他們的父輩唱著『咱們工人有力量』用自己的辛勤勞動開創基業;今天,他們以『咱們勞動者有智慧』的聰明纔智在新征程上開拓創新。
|
【光榮榜】哈爾濱市第九屆職工技術運動會車工項目狀元
【絕活】廢車刀變寶刀
一個1.6mm細的口徑裡可以『車』出一個內錐,王英武憑借自己改過的車刀,敢攬別人不敢嘗試的『瓷器』活。
乾過車工的人都知道車工是『三分技術七分刀』。王師傅的車床旁有一個工具庫,隨便拉開一個抽屜,裡面密密麻麻地擺著大小各異、形狀各異的車刀,王師傅介紹說,裡面60%—70%的刀自己都曾改過。在14年的車工從業經歷中經過勤學苦練,王英武練就了一手磨刀絕活。在別人眼裡已經不能用的車刀,到了他的手上依然可以繼續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而且他磨出的刀具不但好用,外觀還十分好看,就像一件藝術品。
愛琢磨的王師傅,不僅熟練掌握了車工技術,還認真研究磨工技術,練就了一雙『多面手』。每當遇到技術難題的時候,大家第一個就會想到王英武。加工航空產品的專用工具——錐度量規,只有雞蛋大小,著色在90%以上,而且光潔度要求極高。起初,這個活也把王英武難住了,深思熟慮之後,王英武畫出了加工錐度量規的車刀形狀,經過磨削試驗,開始加工。兩手緊握搖把,穩穩地均勻走刀,一個小時的功夫,高精度的錐度量規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憑借刻苦鑽研、不斷創新,王英武積極進行小改小革,這些革新發明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為公司節約了生產成本。據統計,王英武全年革新的項目為公司節約創效達10多萬元。
【智慧心語】動腦筋、肯鑽研就能產生智慧的火花,心手合一纔能把活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