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農婦橫死家中 情殺?仇殺?命案源自叔侄情仇
2008-05-04 05:58:13 來源:  作者:劉健 金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4日訊 2008年2月10日,農歷正月初四,人們都沈浸在農歷新年的喜悅之中。而這一天對於賓縣永和鄉民和村大房子屯的村民們來說卻是極不尋常。因為,早上起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就傳遍了全屯,村民陳秀環在家裡被人殺害了。

  凶手企圖焚屍滅跡

  2月10日上午10點鍾,永和鄉農民吳寶柱來到賓縣公安局報案稱,早上他從姥姥那兒回到家裡的時候,發現其母陳秀環被殺死在自家的屋內,並且,半個身子已經被燒盡。

  接到報案後賓縣公安局立即派出刑偵及刑事技術人員趕到現場,經初步了解,被害人陳秀環,41歲,無業。家中三口人,丈夫吳某,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兒子吳寶柱20歲,長期在哈爾濱打工,這次是回家過年。

  經過進一步勘察,現場的慘狀讓辦案多年的偵查員們都悚然動容,死者橫臥在西屋的地上,面部已經被嚴重烤焦。屍體下半身被人用玉米秸稈蓋上焚燒,小腿以上的部位已經被燒成灰燼。經勘驗表明被害人是被尖刀刺死的。屋內到處都是血跡,從凌亂的現場可以看出,死者生前曾經做過激烈的反抗,幸運的是,嫌疑人放火後,因房屋封閉,氧氣很快耗完,火勢並沒有蔓延,現場證據得以完好保留。案件的發生,立即在這個小村子裡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一時間驚魂未定的人們似乎忘記了此時正在過年,大家都圍攏到了被害人陳秀環的家。所有的人都在猜測著,到底是誰如此殘忍地殺害了陳秀環呢?

  村治保主任向民警介紹,被害人的為人挺好,挺能乾,沒聽說跟誰有矛盾。那麼誰會對一個普通的婦女下此毒手呢?是情殺、仇殺還是謀財害命呢?偵查方向又該如何確立呢?通過對村民的了解,偵查員得知,陳秀環雖然為人和善,但是她的婚姻卻十分不幸福。丈夫吳某不務正業,賭博欠下了巨額賭債,為了躲避債主,他跑到哈爾濱隱藏了起來,留下陳秀環一個人常年在家務農。難道陳秀環的死和他有關,研究後偵查員決定首先找到死者的丈夫吳某了解情況。

  命案源自叔侄情仇

  偵查員了解到,陳秀環的丈夫經常賭博,給家庭帶來沈重的負擔,而且據同村村民的介紹,吳在外面還有其他的女人,對於丈夫所做的一切,陳秀環雖然氣憤,但也是無可奈何,誰也沒聽說他們有想要離婚的打算。況且,吳某還要指望著妻子賺錢為他償還賭債,而且吳某也不具備作案時間。種種跡象表明他不是殺害陳秀環的凶手,凶手肯定另有其人。

  案件陷入困境,專案組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偵查員繼續在村內進行走訪排查,另一組刑事技術人員回到現場進行深入勘察。偵破工作在緊張忙碌地進行著,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偵查員得到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首先,陳秀環家的窗戶和門都是完好無損的,並沒有被撬過的痕跡,而且據死者的兒子介紹,自己回家時門窗都是關好的。從這一點上看,凶手很有可能和被害人熟悉,並且可以在被害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進入被害人家中。凶手肯定是從門進來的。另外圖財的可能也否定了,屋內沒有翻動;流竄作案的可能性也排除了,而且凶手的目的並不是屋內的錢財,那麼殺人的目的是什麼呢?是仇殺,還是情殺,而且殺人後要用秸稈將被害人下半身燒毀,凶手是否是在有意隱藏什麼?難道他是為了對被害人實施性侵犯而殺人嗎?通過現場勘察還得出一個結論,作案的應該是一個人,個子高,有鞋印,指紋不明顯。

  案件每拖延一分鍾,村民心中的恐慌就會加深一層,可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殺人,從這個人殘忍的手段上看,凶手與被害人之間肯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兩個人曾經在屋子裡進行過激烈的廝打。難道是因為仇恨嗎?那又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會使人在大年初三跑到陳秀環家裡尋仇呢?民警分析只有熟悉他家情況的人,可能知道她會一個人在家的人具備作案條件。作案時間是現在急需解決的一個關鍵點,弄清作案時間排查就會更加具體。在現場勘查的偵查員注意到一個細節,屋子棚頂的燈泡被人擰了下來,並且碎在了地上。燈泡上面有血跡。

  現場留下凶手血跡

  案件發生時是黑天,孤身一人的陳秀環能讓凶手進入自己的房間,這不能不讓人產生某種聯想,難道他們之間有什麼特殊的關系嗎?而一切推測都要以走訪排查作為依據。現場勘察,周圍的走訪以及對被害人家屬的詢問同步進行著,偵查員心裡明白,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沒有逃離大房子屯,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否則,狗急跳牆的嫌疑人一旦逃離,案件的偵破將會困難重重。雖然圈定幾個重點的關系人,但重要的還是證據。那麼首要問題就是要確定這幾個人是否具備作案時間。同時,現場勘察人員再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在現場發現了幾處滴落狀血跡,而這很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經過檢驗的確能證明那血滴是凶手留下的。

  現在看來凶手很有可能在與被害人的廝打過程中受了傷。而這無疑又是案件的一個突破口。現在偵查員的走訪范圍逐漸縮小,凶手與被害人熟識,可能與被害人有過矛盾,在案發現場留下了足跡,而最重要的是,嫌疑人身上很有可能有一處或者幾處新傷。

  排查走訪工作緊張而細致地進行著。地毯式排查的范圍也逐漸縮小,這時偵查員的視線逐漸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侄子報復自己老叔

  這個人叫吳寶昌,38歲,大房子屯農民。是被害人陳秀環的侄子,難道真的是吳寶昌殺害了自己的老嬸陳秀環嗎?他們之間會有什麼過節呢?偵查員決定暫時穩定局面,仍以排查的方式在吳寶昌家仔細尋找著蛛絲馬跡,因為他需要得到更有力的證據。偵查員們找到他的鞋都是濕的,而且剛剛刷過;衣服也不合身,明顯不是現在該穿的衣服……種種反常的跡象表明,吳寶昌具有重大的作案嫌疑,犯罪嫌疑人吳寶昌被偵查員帶回刑警隊。

  在偵查員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吳寶昌的心理防線很快就徹底崩潰了,他交代了自己殺害陳秀環並且焚屍的犯罪事實。至於殺害自己嬸嬸的原因,是因為陳秀環的丈夫也就是自己的老叔拐跑了自己的媳婦,他是為了要報復自己的老叔。而焚屍也只是為了轉移偵查員的注意力。

  無論事實是否像吳寶昌所說的那樣,他就是為了報復殺人。可這簡單的一句話卻無法掩飾他扭曲變態的心理,等待他的只有嚴厲的刑罰。最為遺憾的是,陳秀環為丈夫承受的一切最終是以這種方式獲得了解脫。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