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的三江濕地是黑龍江省東部六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依托。莊艷平 攝
東北網5月4日訊 省委書記吉炳軒近日到雞西、七臺河考察調研時強調:在發展煤電化工產業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嚴格防止污染,看護好我們這一方青山綠水、碧空藍天。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明確規定:『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廣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工藝和技術,努力實現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節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在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過程中,如何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如何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的突出位置,最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正在成為人們,特別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廣大人民關注的熱點。
東北農業大學流域水資源管理、利用及流域水環境治理方面的專家馬永勝教授,曾經參與國內外多個水電、煤電工程設計。
馬永勝談到,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建設,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必然會導致高能耗、高污染。為此,必須要在發展初期就把基礎工作做好,尤其是做好規劃設計工作,未雨綢繆。『目前,我們的三江濕地已經遭受嚴重破壞,大面積的濕地消失,或者開發為農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水田也是一種濕地,雖然性質變了,但總算有所保留。東部煤電化建設,對所在地域水環境及水田的影響會很大。為了盡量縮小污染范圍和程度,首先要統籌安排,合理開采,上比較規范的、設備良好的、技術先進的項目,堅決取締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產品質量低劣、安全無保證的小煤炭、小焦炭、小水泥、小冶金等企業。不要怕前期投入,前期建設注意環保和污染治理,之後就會事半功倍。』
『目前許多國家都利用人工濕地進行污水治理。人工濕地是治理非點源污染最有效的辦法』
馬永勝曾在2006年、2007年兩次應邀赴唐山為一家年利潤上億元的大型企業做污水治理規劃。他說:『由於唐山的煤礦、冶金等工業生產使環境污染嚴重,一進唐山礦區,感到烏煙瘴氣,路上常見散落的煤矸石、煤渣等,整個環境相當惡劣。好在近年來唐山已經將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提上日程。黑龍江省的東部煤電化建設,將面臨同樣問題。』
目前,許多國家都利用人工濕地進行污水治理。馬永勝認為人工濕地是治理非點源污染最有效的辦法,黑龍江省也應該嘗試利用人工濕地進行污水治理,比如治理城區的河道和排水溝等。
『煤礦開采後,會形成很多個塌陷坑,由此可以通過開發人工濕地改變當地生態。』馬永勝將為唐山古冶區所做規劃借鑒過來加以詳細解釋。記者看到,按規劃,該城區將地面污水及工業廢水引入任家套塌陷坑,其間增設近十公頃的蘆葦塘人工濕地,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3萬噸左右,原來臭不可聞的塌陷坑經過3~5年的治理,可以變為碧波蕩漾的景觀湖。馬永勝共為唐山趙各莊、唐家莊、古冶區任家套、古冶區宏源等4地做出利用人工濕地進行生態建設的方案。『蘆葦具有很強的淨化能力,污水中的有害物質通過微生物分解消化,同時,蘆葦本身還有極強的吸附能力,對重金屬具有吸附作用,非常有效。另一方面,礦渣又是最好的人工濕地回填料。』如此循環下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但是由於黑龍江省地處高寒地區,冬季氣溫很低,在冬季人工濕地治理效果差,不能正常運行,需要采取特殊方法處理,比如冰凍季節將污水儲存起來,第二年開化時再進行排放、處理。近幾年來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區都相繼建了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而且運行效果良好。這些地區氣溫與黑龍江省相近,所以,人工濕地處理污水在黑龍江省也是可行的。』
『濕地治污,除了前期建設和後期人工,幾乎用不了什麼錢』
馬永勝在國外留學、工作多年。在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工作期間,曾參與蘭辛市的污水處理工作。該濕地系統主要淨化城市地面污水,設計師巧妙地把污水處理和高爾夫球場結合起來,將污水集中起來後引入濕地,經淨化處理變為人工湖,之後用湖水澆灌附近高爾夫球場,污水治理與景觀、娛樂場所建設相結合,整套系統下來所用資金僅為常規污水處理費用的一半左右。
馬永勝認為,應大力提倡企業參與環保,將環保開發為贏利性的公益事業。企業不僅可通過中水回用賣水,還可以收取治污費。另外,建設人工濕地,既不需要投入能源,也不必經過特殊的加工處理。現在黑龍江省處理一噸污水費用約為0.8元?1.5元,一般污水廠日處理10萬噸,每天處理費用十幾萬元,成本太高,很難維持正常運行。但據科學測算,利用濕地處理污水費用保守來講可降到不足0.10元/噸,除了前期建設和後期人工,幾乎用不了什麼錢。如果企業能夠采用此類或者其他方法加入環保建設,那麼,不但對生態文明建設大大有利,而且將為企業帶來很大的利潤空間。
此外,馬永勝還提出另一方案,用工程的方法把火電廠的固體廢料利用起來,如把礦渣制成水泥,減少污染渠道,節能減排。同時,利用水土保持措施,治理廢舊礦區,通過植樹綠化,壓柳條壩、減少水土流失,進而逐漸形成自然狀態的生態環境。